第145章 首首使人愁


 1859年9月12日,恰好是华夏的中秋节。 

 安徽池州城外秋浦江畔,驻守的太平军右军主将韦俊漫无目的地漫步,嘴里念念有词: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 

 随着秋风渐起,江边苇荻日渐潇瑟,塘边荷叶已现颓势,韦俊的心情日渐低落,正如他口中所吟的李白《秋浦十七首》,首首使人愁。 

 韦俊是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的亲弟弟,自幼饱读诗书,算是太平军中少有的知识分子,文武全才。 

 他本来随哥哥韦昌辉参加金田起义,对太平天国忠心耿耿,也立下赫赫战功,斩杀湘军头子曾国藩手下第一悍将罗泽南更让他在敌我双方阵营中都声名鹊起。 

 很不幸的是,因为哥哥韦昌辉卷入天京内讧并横尸街头,太平天国各方势力都猜忌他,太平天国五军主将只有他一个没有封王。 

 但是他忍了。 

 他本来在战场上救了太平军的另一柱石、中军主将杨辅清一命,杨辅清却想夺他的地盘:池州。 

 为了避免兄弟相残,他还是忍了,决定撤出池州。 

 上个月,他率部渡过长江,准备向江北发展。他的人马刚走到和州,又被曾经的下属、前军主将陈玉成偷袭,损失四千多人马。 

 他还是忍了,把残余部队又撤回池州苟延残喘。 

 他向天王洪大教主和后军主将李秀成写信诉苦,希望有人为他主持公道,一直石沉大海。 

 清军头子胡林翼、曾国荃知道他的困境后,多次派人来收买他、拉拢他,另一个湘军头子曾国藩想杀他。 

 他不想降清,也不敢降清,只能在池州度日如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实在不行就…… 

 他狠狠在江堤边踢了一脚。并不牢固的江堤顿时塌了一大块,很快被江水冲涮得无影无踪,似乎就像他今后的命运,只能随波逐流。 

 就在韦俊犹豫不决时,突然接到手下小兵的报告:“报告将军,达科达特使龚将军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