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铺路石王国


 7月底,铺路石国埃森城。 

 李杰在布朗的陪同下,突然出现在莱茵河畔,亲自和火炮大王克虏伯就深化双方合作进行谈判。 

 “听说我,阿尔佛蒙德,前装滑膛炮马上要过时了,顶多还有八年的风光。你再不抢占火炮发展的风口,到时候还得跳莱茵河。” 

 “你说的风口在哪里?” 

 “后装线膛炮。” 

 “我试过,后装炮有一个技术难题,炮闩密封性不好,气体容易泄露,没人愿意要。” 

 “既然你找到了问题所在,说明你已经成功了一半。我赞助你十万麦元,咱们合作开发,把炮闩改进一下就好了。” 

 不经意间,李杰为克虏伯指明了一个方向。 

 历史上的克虏伯大炮因为华夏李鸿章的巨大订单而声名鹊起。 

 但在实际上,这些传说言过其实。克虏伯大炮的研究进程比阴国的阿姆斯特郞大炮还是要滞后一些,战场表现也差一些火候。 

 人家阿姆斯特郞兵工厂有政府的支持,无论如何要比一刚刚起步的克虏伯大炮先进。 

 如果克虏伯提前研发后膛炮的话,那么会很快实现弯道超车,超过阿姆斯特郞大炮。 

 克虏伯对研发火炮既痴迷敬业,又独断专行。他不像李杰那样学会与人分享,也不容许任何人从中分一杯羹。 

 “谢谢你,杰克,我还是想自已独立开发后膛炮。” 

 “那你把那些前膛炮生产线转移到达科达,这10万科元算是给你的转让费。” 

 “再加10万科元。” 

 “一言为定,但是你的工厂每年要安排100个华人孩子在这里工作,工资算我的。” 

 在见识了克虏伯的执拗之后,李杰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搞这些高精尖的玩意,就需要这种不合群的精神。 

 李杰知道好多山上有兔子,也大概知道,克虏伯所谓核心秘密,也就是大炮铸钢的配方,实际上就是后世广泛应用于铁轨制造的锰钢,偶尔加点钼之类。 

 他并不怎么稀罕克虏伯的秘密配方,但他非常稀罕克虏伯严谨而执着的专业精神,稀罕他手下的专业工匠队伍,稀罕他成熟的工艺。 

 哪怕达科达有十个克虏伯这样的巨匠,也许十年内就会无敌于天下! 

 他试着劝说克虏伯到达科达发展,很快遭到了对方的拒绝,就像当初在阴国邀请法拉第一样,好多人对达科达没有信心,甚至一点印象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