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林大总督(第2页)

 布朗答道:“回大人,我们家老板原来也是大清子民,姓李名杰,只是家产被地主霸占,诉讼无门,不得不在洋船上当水手。后来在麦洲侥幸觅得一荒岛,种了几百亩薄田,顺便做点小生意,算是能够糊口。” 

 魏源说道:“我华夏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这个李杰何不回国做些本分勾当,为国效力?” 

 布朗答道:“大人,我家老板说了,还是做生意自在。虽然孤悬海外,但位置四通八达,也能为大清打听些海外诸国消息,同样为大清效力。” 

 魏源问道:“你现在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消息?” 

 布朗答道:“魏大人,我们只是友情提醒一下。阴国海军船坚炮利,领先大清不下百年,万万不可与之争锋。但阴国陆军装备只不过领先大清三十年,如果大清八旗仍有五十年前的骁勇,再辅之以诱敌深入策略,积小胜为大胜,也许事情还有转机。否则,林总督有可能会损兵折将,落个发配伊犁充军的下场。” 

 魏源说道:“这个你放心,我大清不仅有精锐八旗,还有绿营、乡勇,总督大人准备从澳门购一批西洋大炮助战,在各海口凭险据守,定教他阴夷有去无回。” 

 布朗答道:“既然如此,定是万全之策,不过我家老板所请……” 

 布朗最终提出了移民的请求。 

 谈判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上的交换,一旦谈到具体利益诉求,一方总会暴露自已的底裤,就像布朗开始向伍家要钱一样。 

 对于此时的魏源来说,虽然收了对方二十个鹰洋,但内心对华人背井离乡还是很反感的——这不是赤裸裸的打天朝上国的脸,抹黑上朝天国的形象么? 

 见对方绕了一个大圈子,最终想从大清移民到海外时,他有些恼怒,质问道:“李老板通风报信,虽然有助于我大清应对阴夷,但怎能引诱我大清子民背弃乡土,做那忘恩负义之徒?” 

 布朗答道:“大人,两广地瘠民贫,土客械斗,连年不上,每年死伤人数何止百万人?我家老板在海外所购荒岛,也能安排三千户农民,农时种地,闲时可以采些金矿。如果大人能够应允,既能缓解无地农民械斗民变之内忧,我家老板也有了些许自保能力,倘若大清官船今后经过此处,也算是有一个热情的东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