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二十四节气佳肴(1)(第2页)

 人们常说:春耕;夏耘;秋收;东藏...

 古人不违农时,要保证有足够的力气去耕耘,便衍生大量顺应自然规律的岁时节令饮食文化。

 【二十四节气顺序】: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意义】:表现寒来暑往的变化,象征温度变化,反映降水量,也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

 〔寒来暑往变化〕:

 包含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温度变化〕:

 包含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立春:一卷知春意】

 四季初始,暖风吹拂,万物复苏,大地回春,宜食用辛、甘两味。

 孟春之鲜,是人们千百年来趋之若鹜的美味。

 “咬春”,是立春日最重要的事情,人们在这一天保持着吃春盘、吃春卷、吃春饼、嚼萝卜的习俗。

 咬春,即为咬住春天,有迎接春天之意。

 春卷,在春的盛宴里饰演重要角色,民间有谚语流传:“一卷不成春,万卷春如醉...”

 春笋悄然探头时,趁其鲜嫩挖回,鲜笋与香干切丁备用,另取豆芽及豆苗烫熟,都沥干水分,炸制时方不易破碎或引起油溅。

 饼皮裹卷备好的食材,用清油酥炸,至外皮香酥,内馅软嫩鲜美,春卷色泽金黄,宛如迷人的根根小金条。

 【春分:春分吃春菜】

 春分:昼夜平分、寒暑平衡,在古时称为 “日中” “日夜分” “仲春之日” 。

 春菜,顾名思义是春天的蔬菜,常见的春菜有苋菜、香椿、蕨菜、荠菜等。

 在岭南一带,每逢春分,全村人出动到田野里寻觅嫩绿且细细棵春菜。

 采回的春菜鱼片“滚汤”,制成“春汤”,以求“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的传言应验。

 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种将进入繁忙阶段。

 农谚:“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提醒农民应加强田间管理。

 春祭,家家户户焚香摆供,祈求五谷丰登,吉运满年。

 太阳糕是必不可少的贡品,传统太阳糕以糯米揉面,层层小饼依次叠放,最上面画太阳的模样。

 馅料多为甜口,可用枣泥、白瓜仁及桂花为馅料,符合春季“省酸增甘”的饮食习惯。

 每年春分,是踏青的好时节,儿童散学忙着放纸鸢;也有数以计万的人沉迷“竖蛋”实验;民间善言唱者争当“春官”将“春牛图”送至千家万户。

 【立夏:尝三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