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老朱:哼!敢跟咱叫板?全都反了吗?

哦哦,

苏尘一下明白了——

玛德!

原来如此啊!

这么说,

造谣的也不是李善长,而是藩王?

全体藩王?

这个猜测果然没错,不到半个时辰,情报又来了——

【魏忠贤回报:主人,最近十余日,燕王府和庆寿寺来往之人不断,燕王每天都运一车金银珠宝到庆寿寺。属下派人打探,来往之人,多是各地藩王的亲信……】

嗯嗯。

果然没猜错!

这次迁都,最害怕的人就是燕王,只是没想到,燕王这次竟然有那么大的决心?倒是小看这个朱棣了。

他也明白——

老朱最后肯定是要削藩的。在灭掉李善长和他苏尘之后,老朱一定会削去藩王的兵权,收归朝廷兵部。

此次迁都,应该就是老朱的投石问路了,就是要看看藩王和淮西人的反应,结果呢,竟然搞出了付友德称帝的谣言。

这无疑就是藩王们在给老朱摊牌了——

你要削藩,没门!

要是强行迁都,那就是天下大乱!

“厉害啊……”

“老朱家的人还是猛啊……”

苏尘也不得不服,这些儿子们简直太能闹了!给他们老爹来了这么一手,不是想气死他吗?

转念再想,

他也知道,老朱也许多半只能认输——

毕竟,

现在朝局复杂,他还离不开藩王。

能迁都最好,可以制服这些王爷。

迁不成,也无所谓,反正已经试探出了各方的底线。

最后几年里,他老朱也就心里有数了……

只不过有一点非常让人担忧,那就是:老朱很可能会再次迁怒于那些残存的淮西人?

想到这里,

他忽然有了个念头——

要么,

就让蓝玉他们这些残余的淮西人对抗朱棣?

朱棣造了谣,肯定在等老朱的反应,老朱的脾气自然是不会一下就退让……

那么,

朱棣、姚广孝就还有下一手?

很可能是要强行逼迫了……

毕竟他手上的兵马最多啊。

朱棣果然要动的话,干脆就让这些淮西人去瓦解朱棣的阵营?

让老朱看到这些人还是有用的……

“对!”

“就这么干!”

苏尘也很想看看,到底这些淮西部将在军中还有没有影响了,如果还有影响力,那就可以把朱棣的攻势瓦解于无形!

这波之后,也就看到朱棣到底有多大实力了。

……

当晚,

奉天殿上,老朱面色阴沉,宋忠以头触地,一动也不敢动。

这几天,

他让吴风、宋忠到处查探,已经追到了一些线索,虽然没有明确指向藩王,但他是什么人?一眼就看出是藩王作怪了。

“宋忠,有多少藩王掺和了?”

额,

宋忠万分谨慎,轻声说:“皇上,臣查到的就是燕王、晋王、代王、辽王、楚王、潭王、湘王……”

哼!

“都跟咱打起擂台了……”

老朱一边踱步,一边说:“那个赵真人真的跟陈友谅有关?”

“回禀皇上,臣查到,道士赵宜真,原来就是明玉珍王府的先生……后来才出家为道的……”

嗯嗯,

老朱心想——

敢跟咱逼宫?

咱要是就这么被你们这些逆子逼退了,

那咱还当什么皇上?

但与此同时,

他也深深明白——

藩王的势力太大了!

这几年为了对付淮西人,让藩王做大了。

他们现在掌握着六七成兵马,又公然对抗朝廷,如果处置失当,那就真有可能发生叛乱。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就把付友德治罪,以杜绝藩王们的借口!

要么就是继续声明迁都,显示朝廷的意志?

他老朱是什么人?

自然是选择后者。

他踱了几步,当即说:“李进,拟旨……迁都洛阳,乃是秦王献策……咱深以为然,李善长等大臣也上书,迁都洛阳有利于新政!这些都是朝廷的定论,天下不可听信谣言!”

“是。”

李进随时都在奉天殿,这时很快起草了诏书。老朱看了一遍,点点头说:“颁布天下……再让他们在京城各处张贴榜文……”

老朱想了想,又说:

“宋忠,多派点人,盯着燕王!”

哼!

他打不走到殿门,望着深沉的夜色,喃喃说:“反了……都反了……咱就要让你们知难而退!”

……

次日,

京城各处贴了榜文,诏书也下达各州府。

数日之后,

京城舆论也出现明显反转,百姓们看到了皇上迁都的决心,官绅们则看到了老朱对抗藩王的意志。

于是,

朝野上下,气氛顿时就紧张起来。本来都在热议的话题,现在反而没人敢谈论了。

此时,

李善长府中,众人也深感忧虑。

王纯喝了口茶,看着半躺的李善长,似乎眉宇间也深有忧虑?于是试探着说:“恩师,真没想到,藩王的反应那么大?咱们都没去说呢,反倒是全城的官绅文人都在传了……”

呢,

李善长点点头,悠悠说:“这几年,藩王财雄势大,兵强马壮,门客也很多啊……平常都看不见,这下突然冒出来,足见燕王是早有准备了……不简单啊……”

嗯嗯,

陈迪立即说:“恩师,燕王手底下有个和尚,叫做释道衍,就是此人,一直都是燕王的谋主……”

说到这个人,众人也都凛然起来——

释道衍虽然名气不是很大,但还在前元就已经是一号人物了。

后来燕王的种种作为,后面都有这个人的影子。

此人又跟江南官绅熟识,一旦肯花大价钱,自然就有人给他们鼓吹造谣了……

况且,

众人也都知道,燕王在京城和各地的暗桩已经有很多,虽然查获了一些,但没有抓几个人。现在让他们造谣传谣,自然不在话下。

沉默一会儿,

王纯又问:“恩师,看皇上的诏书,那是已经知根知底了?藩王们应该会知难而退吧?”

这时,

李善长叹了口气,慢慢爬起来,沉声说:“难,难啊……燕王如此作为,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你们想啊,要是迁都,九边塞王的末日也就到了……他们拼死一搏,也正是时候……你们说的那个释道衍,是个明眼人啊……”

“那,恩师,那岂不是要大乱?”

陈迪忽然害怕起来。

呵呵,

“大乱,大乱……依老夫看,上位还是想看看这些崽子们,到底有多大能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