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苏尘:这次就来个火上浇油!(第2页)

 【喷子团听令:他们爱说,那就让他们说个够!说到他们害怕!你们即刻在全城宣讲皇家丑闻!另外,再把原来的段子也加上,就是燕王是杂种这点事,也要拿出再炒炒……其他的,你们自己看着办……】

 【京城桩头吴本六听令:去查到李善长党羽私通淮西余孽的证据,尤其是邓镇、耿炳文、李景隆几个人,坐实李善长削藩给淮西人报仇这件事……另外,把《纪非录》多印一些,李善长简直是小脚女人,几万本怎么够用,最起码要几十万册嘛……】

 布置妥当,

 苏尘邮箱了一会儿,又嘱咐常威——

 【常威听令:把朱允熥的情况全部汇总给我,我要看看到底是不是个可造之材……】

 这件事,

 李善长的目的是一箭双雕,一方面打击他苏尘,另一方面则是要打击刘三吾、方孝孺和汪广洋一伙,巩固自己的文官领袖地位。

 而要破了一箭双雕之计,关键是斩断削藩话题跟方孝孺一伙的关联,反过来还要坐实削藩言论是李善长炮制的。这两点都必须做得非常清楚。

 另外,

 李善长想借着丑化皇室的舆论大潮,在廷议上打击他苏尘。最好的反制办法,并不是遏制舆论,因为无法遏制。最好的办法反而是火上浇油,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

 毕竟,

 苏尘也清清楚楚——

 老朱家的藩王是个大问题,仇怨非常大,以后也一定要削藩的。这时候如果去遏制舆论,就会被李善长塑造成藩王的支持者,打上标签之后,以后就很难转过来了。

 所以,最佳策略是:加速!

 让事态进入到连李善长都害怕的地步!

 而他苏尘呢,稳坐钓鱼台,纹丝不动,让回旋镖飞一会儿,最终飞到李善长头顶,斩不斩,到时候再说……

 ……

 往后几天,

 京城气氛越来越诡异了。

 《纪非录》的数量忽然更多了,街头巷尾到处都是,那些本来还在搞手抄本的书生,一下子发现根本不用抄了,连街上的溜子都人手一册,还钞个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