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胡惟庸:查苏尘!他就是刘伯温和蓝玉勾结的中间人
淮西人一开始有点不信,但转念一想,又瞬间理解了——
老朱的性格,绝对容不下皇威有丝毫的受损,而这次出了矫诏的事,他岂能放过?
既然判断不出来是谁?那干脆就一锅烩!老朱的性格一向都是这样的。而最佳的执刀人,无疑就是胡惟庸了。
之前不明白为什么老朱忽然离京,此刻胡惟庸一说,众人也全反应过来了:的确是让胡惟庸大开杀戒……
“胡相国,如此说来,这次就可以让刘伯温一伙全都完蛋了?”
郑遇春想到要灭了刘伯温一伙,一下子有些紧张兼狂喜。毕竟杨宪的仇还摆在那里呢,前几年被杨宪打得喘不过气来,众人也都还记着呢。
“不急……哈哈哈……”
胡惟庸喝了一口酒,娓娓说:
“要对付刘伯温,一次还不行,得多来几次,最后这么一推,他就完了……哈哈哈……”
嗯嗯,
胡相国英明!
就得这样!
刘伯温也不是个好鸟!
还有那个汪广洋!
这次就算灭不掉刘伯温,也一定要灭掉汪广洋!
众人七嘴八舌之间,第一次尝到了独揽大权的滋味。
忽然,
义子涂节想起刚刚看到的案卷,说道:
“义父,各位,你们还记得有个苏尘吧?中书省的一个四品佥事, 整日闲游浪荡,无所事事那个,后来还跟着温祥卿去了漠北的那个?”
哦?
好像有这么一个人?
胡惟庸想了想,脱口说:
“有!有这么一个人……好像是汪广洋的人吧?”
对对!
“义父,此人也在案卷上,他们去淮安办事的人已经查到了,杨宪在扬州和淮安都有几个亲信,这个苏尘,大家开始以为是政绩上来的,这么一查才知道,他竟然是杨宪的人!”
哦?
有意思!
胡惟庸立刻盘问:
“怎么说?”
“义父,他在山阳当过县令,当时杨宪在扬州搞那个神稻,中间有个山阳县丞李国,还有一个泰州县令吴泽,都是杨宪的人……
苏尘曾经带着李国再扬州见了杨宪,杨宪也亲自到山阳看过苏尘种的稻子。所以,下面办差的就把李国抓了,还牵出了一个亲家,就是漕运千总储钦,也在钞库里拿钱,又说是蓝玉的义子,本来叫蓝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