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胡惟庸:到底是谁,拿了我的名册?(第2页)

 所以相国才急成这样……

 想到这里,

 大家也都松了口气。

 毕竟,

 凭着胡惟庸的地位,就算真的是个欢喜佛,皇上查获了,也不会把他怎么样的,最多申斥而已。

 这时,

 胡惟庸也豁出去了,反正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干脆让人摆上宴席,笑着说:

 “你们啊,也不要左顾右盼!汪广洋算什么?刘伯温又能怎么样?实话告诉你们,在我胡某人看来,这些浙东人都是小菜一碟!”

 是是!

 那是!

 相国说的是!

 敬相国一杯!

 但胡惟庸一边喝,却感觉跟喝冷水一样,一点滋味都没有!嘴里笑呵呵的,心里却愁得发苦,想着只有让涂节多找些人盯着了,到时候万一哪个衙门查获了,第一时间送来就是。

 ……

 这时,

 刘伯温府中,

 门生们也只听说了一些风传,这两天也察觉到锦衣卫多起来,感觉到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于是找到汪广洋,汪广洋干脆把他们带到刘伯温这里,反正锦衣卫都盯着,也无所谓了。

 众人喝了一会儿茶,刘伯温一直自诩光明磊落,也不怕锦衣卫盯着,这时笑了笑说:

 “能有多大的事?不就是怕盗支官粮嘛!那么多人,每人多领几次,损失就不少了……你们啊,不长进!听风就是雨……”

 嗯嗯,

 汪广洋也说:

 “都别瞎猜了,跟着起哄呢?咱们都是读书人,朝廷正气所系,不可跟着那些皂吏胡说八道!”

 是!

 我等明白了!

 众人一起躬身行礼。

 刘伯温又说:

 “我忝掌都察院,朝廷出了这种意外,引起了许多流言,我自当要向皇上进言,痛陈官粮支取上的纰漏,希古啊,皇上喜欢你的文笔,就你来写折子吧……”

 “是,学生理会得。”

 方孝孺当即领命。

 次日朝会,

 都察院就呈上了奏折,要求以孔肃为戒,六部都要防止人员盗支官粮,致使国库空虚等等。

 老朱哈哈大笑,

 “好!”

 “实在是好文章啊!”

 “李进,拟旨!”

 次日,

 诏书直接以皇榜方式贴出,京城舆论一下子扭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