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蓝玉:完了,这的确是老朱的手段(第2页)
太符合了老朱的风格了!
什么也不说,就是民脂民膏,然后疯狂抓捕用过空印文书的官。
说到底,那些官吏谁没拿过?
他蓝玉的义子们,是拿大头,可那些官吏也拿小头啊!
否则怎么会拿得出来?
至于说交回去就没事,那也是老朱一贯的作风。
想到这里,
蓝玉叹了口气:
“儿啊,你说得对……我这就派人去跟他们说,一个月之内必须交回去,否则就不认这个义子!”
“嗯嗯,爹,他们交了就没事了。”
苏尘记得一些大神网文说过,钱粮口的官员一共两万多人,但老朱最后抓了大几千不到一万,那就说明——那些乖巧的,已经把克扣的钱粮补上了,所以老朱就放过他们。
这是明初的第一个大案,苏尘这时想想未来还有无数更大的风浪,也不禁有点发怵。
而对于蓝玉那些义子,以后还有很多战争要打,暂时也不能不管,尤其是蓝玉是个讲情义的人,所以还要补偿一下。
苏尘于是说:
“爹,让他们交出来,他们也就没有了,我看,把那些土豆种子分给他们一些,叫他们自己去种,以后卖了还可以换点钱。”
“嗯嗯,好,这就好!”
蓝玉叹了口气,又说:
“尘儿,你这次去淮安,也要小心……”
说到淮安,
苏尘赶紧又问:
“爹,你在那边有什么人吗?”
呃,
这个?
蓝玉挠了挠头,一时想不起来:
“等我问问。你先去,到时候我派人去告诉你。”
嗯嗯,
苏尘一边应承,一边心想:你那么多义子,恐怕自己也认不全吧?这样就麻烦大了!
父子俩又聊了一会儿局势,感觉老朱的头号任务,还是民生,暂时还不会有战争。
但按照苏尘的印象,这个时候,朋党斗争也就要拉开帷幕了。
苏尘就要上任,也不宜在蓝府久留,很快就回家了。
……
三天后,
苏尘收拾好东西,也没见蓝玉,直接就走了。
这一带虽然也经历了战乱,但驿站已经恢复了,坐着马车,两天后就到了淮安府的山阳县,但见街市虽然残破,也还是有了点人气,乡间田野也有人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