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京海的未来,我赵立冬说了算!(第2页)

 “哪怕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将大量的水电、风电和光伏电,通过超高压输送到咱们沿海,也需要耗费很多年。”

 “因此,在巨大的电力需求刺激下,在节能环保的趋势影响下,海上风力发电市场,将来产值规模一定相当可观!”

 周卫泓有些懵。

 他怎么也没想到,赵瑞龙出的主意,居然是搞风力发电。

 要知道,赵瑞龙在汉东,搞得都是什么电子信息、高速铁路、精密制造、特种材料……甚至是国产大飞机。

 就连在矿产资源枯竭的林城市,都搞的是生态农业,玩都是利用生物技术,实现精品育种、病害防治之类的。

 然而……

 给京海出的主意,却是风力发电。

 一听就不是很上档次的样子。

 赵立冬看穿了周卫泓的心思,立马开口说道:

 “瑞龙,你说风力发电有市场前景我信,毕竟经济越发达、电力需求就越大,咱们京海就是电力缺口很大,所以才着急要在下湾建一座大型发电厂。”

 “不过这风力发电产业,到底有多高的科技含量呀?能在咱们京海这个开发区,形成一个市值百亿级规模的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吗?”

 赵瑞龙淡然一笑。

 “我先回答你第二个问题,风力发电产业搞好了,何止是百亿产值?千亿都轻轻松松!”

 “至于科技含量……你们觉得风力发电很简单吗?那可不是戳一根杆子,装个电机加三片扇叶,让风吹起来转动发电那么简单!”

 说到这儿,赵瑞龙拿起一瓶矿泉水。

 “你俩想象一下,这张桌面是辽阔的大海,我是你的矿泉水瓶就是风电塔。”

 “海上波澜起伏,海底还有淤积的泥沙,我想要安装风电塔,应该怎么办?”

 “是不是需要一系列专业的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行基础施工?然后用大型海上风电安装船,将超长的风电塔、超重的大型风电机组,给稳稳装上?”

 将矿泉水瓶放好后,赵瑞龙接着说道:

 “你俩好好想一想!”

 “为了充分利用海上的风力资源,咱们的风电塔是不是要建得足够高?叶片足够长?”

 “据我了解,16兆瓦级别的海上风电机组,其轮毂中心距离海面就已经超过150米,相当于一幢五十层的高楼。”

 “而18兆瓦级的,单个叶片的长度,就差不多有四十多层楼那么高,并且这样的叶片、这样风电塔,还要长年累月经受狂风暴雨。”

 “要想长期在恶劣的工况下稳定运行,不被腐蚀、不被吹断、不易疲劳,并且还要做到极高的发电效率,你们觉得要造出这样的产品,算不算高科技?”

 赵立冬和周卫泓,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光是想想都可怕!

 在风速高达数十米的强风吹拂下。

 一百多米长的叶片,居然要连续不断的转动,从而带动机组发电。

 而且众所周知。

 海上的空气,盐分高、湿度大,腐蚀性很强。

 再加上强烈日照、昼夜温差,很容易导致材料寿命锐减。

 那么要造出几乎全年无休的风力发电装备。

 这得用上多么先进材料和制造工艺?

 “对了,除了咱们肉眼可见的风电塔和叶片之外,我们还要搞定永磁发电机技术、柔性直流输变电技术、海洋风力资源勘探与环境探测技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