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即为帝神紫夜羽殇
第174章 元宵(三)(第2页)
“阿朝,你觉得谁可以拿到金灯?”
被唤做阿朝的姑娘黑衣飒爽,乌发高高束起,鬓边两缕乌发,她冷酷的看一眼剩下的四队,“不知。”
身边的姑娘没有被她冷酷的语气吓退,大眼睛过一圈,过到紫千殇两人身上。
她激动拽身边人,满怀的激,几乎要蹦起来那种,“阿朝,你看那边。”
阿朝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紫千殇两人映到眼底,她诧异:“我觉得他们能得金灯。”
未看到紫千殇两人,她认为谁也拿不到手,看到他们后,觉得金灯非他们莫属。
她旁边那姑娘猛的点头,很赞同她说的话,“你说的对,我也看好他们。”
只剩下三对人,夺第七盏灯。
紫千殇轻笑,不紧不慢开口:“双株梅,双株贵,巧做一双缠梅人。”
算不得多好的诗,却让人一听便觉一对璧人相爱的场景,院外种着两株梅树,一起长大。
“意先曾却不知面,识面已做意中人。”
“转回千百面,难变情忠言。”
“君既生于楼台,吾相随于月边。”
那个唤做阿朝的女子的视线穿过人群去看紫千殇,似是难以置信他情深至此。
她身边的姑娘更是愣住,“他说的是对他身边的那位郎君吗?”
楼台,月边。
纵观今日作诗的人,可没有用楼台月边的。
楼台生的君子,生来高贵,食天下进献金贵之物,想配得上这样的人,用月边最好不过。
曾有一段大陆记载:君生在楼台,一面我见之欢喜,一直在想如何配得上君,后来我仔细想想,只有晚间明月能夜夜见君颜。
还有的说是楼台稳固不当,容易倒塌,照楼台的月会随之倾斜,陪楼台一生。
后来经过有心人的编造,就成了苦情的悲剧。
谁曾想今日有人用这个作诗,还是情诗。
情深至极,围观之人无不感慨。
另外三对好像被这句诗吓到,都在等紫千殇接下来做的诗。
“曦不及喜酒,吾喜胜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