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侠道(第2页)

 向大年是师兄,便先开口道:

 “祖先创派不易,当家的长辈也不在此处,晚辈不敢谦逊,便厚颜领下高名二字,南岳衡山派!晚辈向大年。”

 “晚辈米为义。”

 ……

 “晚辈泰山派周月明……”

 “京城雷氏雷祖耀。”

 “晚辈林风庭。”

 戴德孺恍然,他早已有所猜测了,江湖青年一代中能有此实力的人,只有日月神教任盈盈、衡山派林风庭、华三派令狐冲三人。

 “原来是衡山和泰山的高徒,还有京城雷家的公子,难怪人人如龙个个如虎。”

 “不敢当!前辈才是吾辈楷模,文武双全,清廉奉公,为民造福一方。”

 “哪里!你们五岳剑派才是英雄,缉盗剿匪,济世救民,守御一方清净。大明开国百多年来,贵联盟一直牵制震慑心怀不轨的日月教和一众左道妖邪,乃是我大明百姓敬仰爱戴的英雄啊!”

 这话倒是不假,五岳的正道地位还是坐得挺稳的,该有的社会担当并不逃避。特别是近段时间的衡山派的作为,去年前年连斩田伯光、漠北双雄、白板煞星、青海一枭五个恶名昭彰的大寇,又剿灭不少山贼水匪。前段时间又参与灭了日月教,还斩了不少倭寇高手。

 林风庭道:

 “江湖人,江湖事,份所应当。我们江湖人学成文武艺,并不愿卖与帝王家,只愿寄情山水之间,在人间仙境流连。若有百姓需要,路见不平仗义拔剑也是我们喜欢做的,当不得夸耀。”

 戴德孺乐呵呵笑道:

 “这就是侠道,法家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实在有些冤枉人。这法也不是面面俱到的,总有疏漏。但品行道德却不同,人遵品行道德行事,即使与法有违,但人情所依,民心所向,当为必为。若遇德、情有悖,酌情处置,亦能折衷。可死守律条,不勤加完善还事事必依,岂不是作茧自缚?”

 林风庭道:

 “前辈所言令晚辈佩服,人各有各的道,这帝王律法是首重维稳帝王江山再兼济苍生之法,我侠道之法是护生为民良心公德之法。阳明先生说心即理也,致良知。我心光明,怀揣着正义,与律令有冲突时又凭什么事事依他帝王之法?帝王霸道,我豪杰义士又何尝没有侠道?大家各行其道,冲突了我们各凭手段证道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