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光早独赏繁华

第96章 闲话家常(第3页)

 可是她娘家嫂嫂听了绣莲的遭遇,便只会一脸的不屑,然后高高在上的说着些什么女子要贤惠要忍让的屁话。

 没有一个字是她爱听的,这样的言辞,一听就是站着说话腰不疼的主,要是她女儿被磋磨了,只怕她蹦得比谁都高呢。

 明白了娘家人就那个态度,加之这些年孩子也都大了,所以秦氏也不怎么喜欢回娘家去。

 人其实是最明显的趋利避害的动物,包括情感也是如此。

 都是在哪里感觉得到舒服温暖,就只想待在什么地方。

 聊了一阵,饭菜都差不多要好了,杨氏觉得一家人难得聚齐,少了绣莲也是遗憾,便提议去喊乔云儿想个法子,能不能把绣莲名正言顺的从张家喊回来。

 乔云儿听了这话,几乎都没有思考便道:

 “这还不简单,就让我绣荷姐姐去张家一趟,就说是我们来了,想要和我张家姐夫谈谈做豆腐买卖的兴趣,就问问他们有没有兴趣。”

 施以小利,轻松能拿捏的。在乡下地方,能得到这样的营生,谁不心动啊。

 秦氏听了这话,不免疑惑道:

 “卖豆腐不是你大舅舅和小舅舅一直在卖吗?要是张哲在加入,这会不会就赚不了多少钱?”

 秦氏心中只觉得不妥,毕竟如今他们还没有分家,凡事总是要多为旁人想一想才是,毕竟二房那可是有两个儿子的。

 秦氏如此说,乔云儿才啊了一声。

 “没来得及和大舅母和小舅母说,过了年我是打算着让大舅和小舅去帮我的,那做豆腐的营生虽然能赚些钱,但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太辛苦。

 让舅舅们去帮我罢,我那边也是实在需要信得过的人,我每月给舅舅们一人一两的工钱,算下来赚的也不比卖豆腐少。”

 乔云儿如此说,两个舅母还未反应过来,便让杨绣荷去喊人。

 临出门前还嘱咐道:

 “绣荷姐,你去的时候,就表现出机会难得的模样,说今日要是不给答复,明儿我们就要喊旁人了。

 当着她婆婆的面,就和绣莲姐说,姑姑是不大想让姐夫干的,太辛苦怕出什么问题对不起绣莲姐,喊绣莲姐赶紧的回家来和姑姑表个态,这事儿就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