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盘尼西林的原材料问题(第2页)

 这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事实上,张卫盛也一直在尝试寻找替代品,但尚未成功。 

 7号车间内,周博笑了笑。 

 棉籽饼粉和白玉米粉的替代方案,其实就是这位张卫盛教授搞出来的,只不过时间要推后几年。 

 这个方案一出,彻底解决了夏国盘尼西林生产原料的问题,而且价格大幅下降,让老百姓也能用得起。 

 从此奠定了夏国盘尼西林发酵工业的基础。 

 “张教授,你放心,这个工艺方案绝对可行,而且发酵水平很高。” 

 “这···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得来全不费工夫!” 

 张卫盛激动之下,开始语无伦次。 

 周博听得一乐,“张教授,设备正在装车,明天一早我给你送到制药厂。” 

 “好,太好了,我等着你!” 

 第二天一早。 

 周博带着几辆大卡车到达沪江制药厂时,一个人身材消瘦的中年人正在大门口翘首等待。 

 “是张教授吗?” 

 “我是,你是周总工?” 

 看到周博,张卫盛照例吃了一惊,这就是会造飞机会制药的周总工,也太年轻了吧! 
 周博打开车门,将张卫盛让进车:“张教授,久等了吧!” 

 张卫盛笑道:“天没亮我就来了,昨天听你说完,我兴奋得一晚上睡不着觉!” 

 周博啼笑皆非,同时唏嘘不已。 

 这个时代的人就是这样,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是全身心地投入。 

 “张教授,你指一下路吧!” 

 “好,前面进去往右拐!” 

 很快,几辆大车进入制药厂的厂区。 

 车间门口,沪江制药厂的厂长胡文武,带着工人们正在等候。 

 下车后,周博和胡文武简单寒暄,就开始卸载设备。 

 整整忙了一天,才把全部设备都搬进车间。 

 不锈钢发酵罐,离心沉淀机,离心分离机,陶瓷超滤膜分离器,真空过滤机,盘式干燥机,··· 

 看着一台台崭新的设备,众人都兴奋不已。 

 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昨天还在为设备发愁,今天就有人送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