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的艺考生:当导演,捧青梅喜欢橙子的菠萝
第124章谁是沾沾自喜的小傻瓜啊(第2页)
陈锦年搬把椅子坐在她身边,“讲完后有奖励吗。”
“不降拉倒,我去找林磊儿了,他可是大学霸。”王一笛一听就知道他没想好事,于是就故意打趣道。
“你敢?”陈锦年狠狠瞪了王一笛的笑脸。
“我凭什么不敢。”王一笛说完,就拿起圈子要起身,但被他死死的攥住了手,看着他认真又生气的要样子,“怎么啦,真生气了。”
陈锦年不说话,就是拉着王一笛的手,不让她离开。
“哎,我说着玩的,我怎么可能找他呢。”
“不要生气了,好不好。”王一笛装作可怜巴巴的说道,结果陈锦年还是那副样子,于是她就凑到陈锦年的小声说着话。
“这还差不多。”
陈锦年听后喜滋滋的点了点头,王一笛答应未来这段时间,每天给他带精心熬制甜粥。
倒不是这粥有多好喝,主要是要看这是谁做的。
如果是季杨杨给他带,光想想这离奇的这一幕,便让人不寒而栗。
王一笛主要需要补的,其实还是老三样,物理、化学和数学,至于生物和英语这种偏向记忆和背诵的的学科,她的成绩都是不差的。
但一旦涉及到空间思维和理论推导,王一笛便特别吃力。
并不是王一笛不努力,主要是先天条件限制,女生想要和同等条件的男生,在理科上拿到一样高分,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
春风中学的理科班阴盛阳衰,其实并不正常,其他学校里都是理科班没什么女生,文科班没什么男生。
在林磊儿到之前,陈锦年这一批的理科生里面,学习最好的是乔英子和黄芷陶,那只能这两人的成绩的含金量,是真的高。
同时也说明这两人的课外辅导,是真的多,否则很难在快节奏的高三,稳稳占据前两名。
而王一笛属于更常见的那种女生,不是不够刻苦,但总是差一点,尤其是数学的立体几何题,往往缺的就是那灵光一闪的小念头。
所以陈锦年教给她的,也正是这部分能力,他不需要告诉王一笛每道题怎么解,只需要把自己做题的心得,用讲题的方式教授给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