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战后处置(第2页)

 他从自己和杨奉的军队之中抽调了一部分的队将或者下面的伍长,将他们组建了一支骑兵部队,给马超带领。

 如果是其他的军队,这样临时抽调的人马组成的军队可以说是乌合之众,在战场上容易发生因为相互不熟悉而产生混乱。

 但是对于这支军队却没有这个顾虑,因为这些抽调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人过去或多或少都在近卫骑兵队之中待过。

 他们或许一起和别人打过架,或许在同一个马勺之中吃过饭,甚至还有可能成为过连襟。

 近卫骑兵的一套他们非常的熟悉,甚至现在一起奋战的还有过去的熟人或者老大哥,尽管他们的人不在近卫骑兵但是他们的神还在。

 看着熟悉的董字大旗,近卫骑兵队就这样重生了。

 抽调了一部分的中坚力量后,杨奉和李傕的军队战斗力自然就下降了,为了掩盖这样的颓势,杨奉和李傕的军队采用了守势,这样可以较少露出破绽,只留下战力相对完好的潘凤作为预备队,随时随地支援各处。

 所有战局的发展并没有超出李傕的预计,在马超利用“近卫骑兵”展开突击后,大汉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对于这场战斗的汇报,在文书中只占有四分之一,接下来文书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关于战后的设想和一些请示了。

 王允对于参与这场叛乱的西域诸国做出了一些处理。

 有些国家灭国,有些国家变更统治者,有些国家的土地被剥夺,对于如何衡量采取的措施,王允有着自己的一套准则。

 那就是看国家的实力和所在的地理位置,选择出对于大汉最为有利的处置方法,至于对方在叛乱中做了什么,王允则根本就不关心。

 这公平吗,这当然公平,他们都公平的为西域的统治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对于王允的这些提议,董仲颖完全不懂,甚至在文书上的小国有些他听也没听说过,但是这不妨碍允许他同意王允的做法。

 李儒提醒他道:“王子师才不足以济者。灭纪废典于洛阳,其能久乎!必其有谋,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