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法之前,搬空圆明园轻煮岁月丨慢煮茶

第36章砖厂的生产进度(第2页)

 按照冯瑞科根据脑海中记忆的建议,在粉碎黏土的时候,加上了一定比例的煤粉,烧制时更容易燃烧。

 具体比例,还是靠王三等有经验的师傅,多次实验的结果。

 每条生产线的尾端,就是一个大的晾砖场,无数搭建的巨大草棚下,堆积成一摞摞的阴干砖坯,等着入窑烧制;

 晾砖场的尽头,是砖窑,目前已经建成两座砖窑,一座红砖窑,一座青砖窑;

 数公里外的煤矿,用四轮马车,源源不断的送来煤炭。

 砖窑是轮窑结构,中间有很高的大烟囱。窑室是环形的,四周等距开有多个门,相当于多个窑室中间联通,共用中部的一个烟囱。

 点火后,火从一个窑室烧到另一个窑室,在环形的窑室间流动;砖烧好后,送风降温后,即可取出烧好的砖,再码入待烧的砖坯,如此循环烧制。

 燃料主要靠砖坯内掺入的煤粉,同时在窑顶上开有加煤口,在燃烧时可以通过顶部加煤提供额外燃料。

 窑的结构,也是师傅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冯瑞科的一些建议建造而成;冯这些窑算是大型窑,一窑室可出近十万块砖,每一批次能生产五十万块。

 而烧制红砖,若算上码砖坯和成品砖出窑的时间、点火预热升温的时间以及烧制时间,一个流程下来,估计要五六天。

 若烧制青砖,还需要饮水,时间要多一倍不止;

 制作砖窑的耐火砖,也是师傅们,精挑细选的粘土,再手工制作砖坯,用小窑以及中国传统办法,小量烧制,这几个月一批一批积累而来;

 “天养,今天刚好有一窑,准备饮水制作青砖,咱们可以过去参观一下。”

 “好啊,这个我还没见过,青砖是如何烧制的,这个应该是咱们师傅的拿手好戏吧。”

 冯天养前世也没有机会实地看过砖窑烧砖,都是视频里看过讲解,他还颇为感兴趣。

 民房用红砖,再刷上白色石灰,灰瓦白墙,也相当漂亮,局部地区点缀以青砖、石材。

 来到砖窑前,看见王三正在指挥工人,将窑顶水池里的水,慢慢从多个饮水孔引入;

 王三现在算是砖厂的头号大师傅,前期华工中,就他经验最丰富;

 最近到来的四千华工中,还在登记调查,若有相关经验的,都将会调入砖厂,提升砖厂生产效率和成功率。

 谈新知为冯瑞科介绍道:“现在每窑的砖,都因为还处于磨合阶段,都会难免出现欠火砖和过火砖;”

 “欠火砖色浅敲击声哑,强度低吸水率大,耐久性差;过火砖色深敲击声脆,强度高吸水率低,但多弯曲变形;”

 “欠火砖和过火砖均为不合格产品,只能用来铺路等,建房危险性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