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3章(第2页)

 凌志远见姚昌智主动提起市里的两个重点项目,当即出声问:“书记,你说的是淮州绿水广场和东湖湿地公园这两个项目吧?” 

 “你说的没错,淮州绿水广场现在已经投了三个亿下去,估计最终花费在六亿左右。” 

 “东湖湿地公园去年年底立项,近期正在进行招标工作,估计下个月就要启动了。” 

 凌志远事先了解过这两个项目,名义上说是市民工程,但从某种角度来看,说是姚昌志搞的政绩工程,并不为过。 

 淮州的经济排名位于全省第三,看上去实力雄厚,实则这当中有不少的水分。 

 现在搞这两个项目,与淮州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姚昌智这么搞,颇有几分好大喜功之意。 

 凌志远虽对此心知肚明,但当着他的面,绝不会直接说出来。 

 “书记,东湖湿地公园的投资,大约在多少?” 

 凌志远不动声色的问。 

 姚昌志面露得意之色,出声说:“我们对东湖湿地公园项目的标准和要求都很高,有意将它打造成国家五a级景区,争取通过这一项目,带动淮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这年头,要想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搞旅游业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市长,你说对吧?” 

 姚昌志的这一观点,看似毫无问题,其实却并非如此。 

 虽说旅游业确实是拉动地方经济高速发展的有效手段,但也得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淮州的旅游资源并不丰富,除黑鹰山公园这一四a级景区以外,便再没有其他像样的旅游景点了。 

 凌志远在这之前,做过相应的了解。 

 黑鹰山在确定级别时,市里通过关系,这才被评选为四a级景区的。 

 东湖就是一个普通的小湖泊,可供挖掘的旅游资源,有限得很。 

 就算市里投入大笔资金,建成东湖湿地公园,也未必能通过国家五a级景区的评定。 

 退一步说,就算真的通过国家五a级景区的检测,东湖湿地公园真的能如姚昌志说的这般,拉动淮州旅游业的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