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页)

 这高帽戴的,一般人还真不好答对,这是诡辩,有逻辑陷阱在里面,这和抛开事实不谈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吴长林理论功底之深厚。这也是刘正刚将吴长林扶到常委会的原因之一。 

 要说会议上谁的压力最大,那无疑是政法委书记,毕竟事出在政法单位,他必须发表意见,当然,他也是刘正刚的人。 

 “事情十分严重,影响也十分恶劣,我觉得必须拿出强有力的处理措施,来平息百姓的怒火,还我们山河县一个朗朗乾坤。” 

 眼看形势向自己这边转移,刘正刚很满意,主管政法部门和纪检部门都表示处理的态度,这已经可以,他刚要提议举手表决,梁有民轻飘飘说了一句: 

 “哦?难道舆论裹挟司法的口子,要从我们山河县开了?要知道,这可是西方政客玩的手段。” 

 这话说的真可谓不轻,其他三人也都明白了梁有民话中之意,他们总感觉吴长林话里怪怪的,不过一时没想明白,现在经过梁有民一点拨,这才反应过来,吴长林将舆论等同于民意,这是逻辑上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