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朝会2

庆武帝闻言,神色更为凝重。他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文武百官:“此事可属实?”

 张荣微微点头,神色坚定:“微臣已派人多方核实,确有其事。蒙古与鞑靼两国虽长期交战,但却在半月前正式和亲停战,且近年来国力渐衰,均有意寻求新的出路。联手南下,意图染指大庆,刚刚结束与后金交战的大庆,无疑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大殿之内,气氛瞬间安静下来纷纷思索,即便是看热闹勋贵武将们也低头沉思起来。

 这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站了出来,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屑: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足为虑。蒙古与鞑靼两国交战已久,元气大伤。若此刻联手南下,万一其中一国心起歹意,无疑是将自己置于险地,其概率微乎其微。

 况且我大庆兵强马壮,便是努尔哈赤也死在我等手中,何惧他们小小蕞尔之邦?”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便遭到了陈守年的反驳:“启禀陛下,未将以为,不可大意。蒙古与鞑靼虽国力渐衰,但两国联手,实力仍不容小觑。加之他们熟悉地形,擅长游击,若真的南下,无万全准备,必将给我大庆带来不小的麻烦。”

 陈守年并非勋贵,却能掌控备武营自然是庆武帝硬生生提拔上来的,也算是给文武百官们看到若是投靠庆武帝,必定能高官厚禄,手握大权的一个表现。

 但并非勋贵手握京营,自然需要受到诸多排挤,就比如作为太上皇一脉的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二人的关系针锋相对,可谓是水火不容的地步。

 若是王子腾乃武官出身,陈守年早就跟他单挑一把了!

 见场面开始混乱,次辅李青松站出来拱手说道:

 “陛下,既然我大庆现如今国库空虚,无力兴兵发动国战,臣以为既兴兵有损害与国之根本,不如派出使者出使两国,待探明虚实再做打算。

 若是两国真要大动干戈与大庆,便与其和谈议事。如今我大庆虽面临困境,但底蕴犹存,敌酋努尔哈赤更在太庙中祭祀,以其和谈未必会处于下风。况且,以和为贵,能不动兵戈而化解危机,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