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强行接头

 “八块大洋啊,我可真是舍得。” 

 说实话,一下子给出去这么多钱,陆尘还是很肉疼的。正常小打小闹一块两块就不少了,八块大洋...啧啧,都够普通一家五口生活一个月了。 

 不过现在他人单力薄,要想培养自已的心腹打好根基,花钱开道是最快且最有效的方法了。 

 这个樊群龙刚调来行动一队的时间不久,并不属于胡超他们的忠实‘马仔’,军中的背景干净,做人做事也还算通透,自已身边能有这样的手下能让他省不少力气。 

 “都是值得的,以后,有的是机会赚回来。小钱小钱,都是小钱,不心疼...” 

 陆尘如是安慰自已,也还好春蝉计划有两百大洋的资金支持,以及抓捕到唐锐利的五百奖励,一共七百大洋,暂时够花一阵了。 

 但长此以往下去也不是办法,随着人员扩充,要办的事也越来越多,钱只会越来越不经花。 

 “所以,得想个生钱的法子。” 

 现在的他还算不上什么‘自由身’,一些背地里的事情肯定干不得,来钱的手段就得正当。 

 看来,也就只有钱生钱的办法能行得通了。 

 拿去做生意并不保险周期还长,钱放银行也没有好的路子存钱周期更长,思来想去,陆尘决定去证券交易所(金陵众业公所)进行短期的投资。 

 股票、债券,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当时股票主要的交易对象都是外国的企业,国内的企业很少,但随着新时代运动的兴起,国内的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国内的证券市场也充斥着新鲜的活力。 

 政府、南洋公办、民营企业都发行了有价证券和股票,交易所人声鼎沸,聚集的人来头都不小,不是资本家就是政府官员。 

 相传,早年间,蒋公和一系列果党高官就是依靠上海证券赚得盆满钵满以此发家的,是当时圈内非常活跃的经纪人。 

 陆尘跟他们自是比不得,但现阶段赚点小钱还是绰绰有余的。 

 原因无他,现在战争还未来临国内的证券交易市场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熟知历史的他知道这个时期投资哪些实业最赚钱。 

 诸如烟草、?纺织、?矿业、?铁路、?丝绸、?茶叶和?药材,开设银行在这个时期闭着眼睛投都能赚钱,根本亏不了。 

 像现阶段利好,未来前景看似很大的轨道电车、面粉厂之类的,就不能去碰,因为一旦战争爆发了,所有建设和投资全都会付之一炬,面粉厂这种会被严格管制乃至充公,到时候会亏个血本无归。 

 陆尘的执行力很强,想到就做,在交易所办理了开户,给了点红钱,不到半个时辰就搞定了。 

 众业交易所分短、中、长期盈亏结算,短期的两天一买抛七天一结股息,中期的三个月一买抛半年一结股息,长期的一年一买抛三年一结股息。 

 陆尘这笔钱属于前期的先备资金随时都可能使用,中长期的他不考虑,只考虑短期的众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