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唐朝三大人才(第3页)

 高适早年家贫潦倒,壮年时期多寓居梁宋一带,曾与李白、杜甫等人交游。

 近50岁时经张九皋推荐中有道科进入仕途,任封丘县尉,不久辞去。

 后得哥舒翰赏识,入河西幕府为掌书记。

 安史之乱后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潼关陷落后曾请缨守长安,未果,在玄宗西逃后间道追之,升侍御史。

 至德元载,玄宗封诸王分镇天下,高适切谏不可,升谏议大夫,后被肃宗召见,分析江东局势,肃宗奇之,任为御史大夫兼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平永王之乱。

 高适为官“负气敢言,权近侧目”,权宦李辅国忌其才,数加诋毁,遂被贬为太子少詹事,后历任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封渤海侯,谥号“忠”。

 高适是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既承载了恢弘豪迈的盛唐气势,又流露出与同时代其他诗人相异的特质。

 他在第一次长安应试失意之后,选择客居宋中,此时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滋生的深沉的失落与悲慨,使得其作品呈现出一种苍凉与悲切的艺术风格。

 游于燕赵之时,诗人所见多令人愤怨之事,他以饱含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蓟门行五首》等一系列揭露现实的诗作。

 寓居淇上之时,他有感于田园生活,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山水田园诗作。

 着有《别韦参军》《燕歌行》《别董大》《封丘作》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酬裴员外以诗代书》《人日寄杜二拾遗》等。

 “韩愈、贺知章、高适三人皆是大才啊,有文学有能力,确实是不错啊!”张符看着这三位大诗人很是高兴,大明诗词三百首指日可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