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该享享福了(第3页)

 始建于三合村成立那日,也见证了三合村几代人的兴衰更替,更是承载着老一辈的期许与梦想。

 王春花每次来,都会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与审美,真是撇现代人好几条街啊!(撇:撇开,甩的意思。)

 三合村的宗祠的建筑风格极其,古朴典雅,透着股素雅气儿。

 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匠人的匠心独运,与对晚辈们祖先的深深敬仰。

 步入正中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耸的牌楼,上书“惠民村宗祠”几个大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

 穿过牌楼,便是一个宽敞的庭院,庭院中央立有一方青石祭坛,祭坛上刻有繁复的图腾,寓意着三合村村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

 庭院两侧,是错落有致的厢房,平日里用于存放族谱、祭器等重要物品,此刻院内则摆满了村民们为祭祖准备的各式供品。

 来到宗祠的正厅,是祭祖仪式的核心所在。

 因着都知道,三合村年三十会统一请祖宗排位,所以当初扩建时,特意砌了几座高台来焚香,念唱。

 正厅中央,高悬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书“世德堂高”四个大字,金光闪闪,熠熠生辉。

 王春花知道,这是当今的字,也不知道李钰给他上了什么谗言,三合村新祠堂建成后,这块牌匾就在当天送来了。

 既然是御赐之物,自然是被三合村老老少少,千恩万谢的挂上去了。

 所以,这次村里人才辈出,大家都觉得是蹭了当今的光,因这匾额而沾染了祥瑞之气。

 导致三合村对李宏那是,死心塌地的爱戴其。

 匾额之下,是历代祖先的牌位,牌位前摆放着香炉、烛台,以及各式各样的祭品,香烟缭绕,烛光摇曳,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

 两侧墙壁上,挂着历代先祖的画像,他们或威严,或慈祥,仿佛在注视着每一个进入宗祠的人,传递着家族的荣耀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