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秋收(第2页)

 这年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谁家媳妇不下田干活呀,都是当驴一样使唤的。只有自己的婆母,这么为自己和弟媳着想。自己上辈子肯定是积了不少德,才换来这辈子的好日子。

 “嗯,行,你快吃,这儿还有绿豆汤呢,你们几个等会儿慢慢喝,我在水井里镇过的,喝太快可不好。”王春花又拿出几个木碗,给每人都倒了一碗绿豆汤。

 她瞧了瞧张老大他们一上午收割的大豆地,心里估摸了一下,这还不到两亩地呢!不是人不够,而是收割工具不给力。

 昨天她就瞅见了,这个年头居然还用青铜做农具,有的甚至是木头跟骨头做的。

 而且那镰刀的设计也太简单了,就由弯曲的刀刃和手柄组成,收割小面积的谷物和其他农作物还凑合,像王春花家这样十几亩地的,收割的时候不知道要停下来修多少回呢。

 王春花问张老大咋不用铁呢?

 张老大说这个时代铁只有官府有,农人要用铁得去官府报备,说明用途,还得有三方人证【里正,村长和官府】。

 王春花就纳了闷了,这玩意儿小面积用用,应该没啥问题吧!结果还真不行!

 一问原因,还是那个爱划拉地皮的老登搞的鬼,他爹可是农民起义成功的典范,所以他对盐和铁看管得特别严。

 用他的话说:“老子爹就是靠铁玩意儿发家的,能不知道这玩意的重要性?”

 所以他下达了一系列政令,铁必须严格看管起来,只大量供应给军队,零星一点才可以给农人用,平时做饭用的可以买,但必须有记录,坏了也要回收或者报备去向。

 行吧!难怪发展这么慢,都快第四代了,地皮还没完全开发完,她都替老登愁。

 可现在王春花知道原因了依然不死心啊,昨天晚上回去就给几个儿子媳妇整了几个手套,外面用粗布里面塞上碎布,做了十几副给他们用。虽然热了点,但它能保证不划伤手。

 收黄豆不仅伤手,收慢了黄豆经过暴晒还会炸开,到时候不仅要割黄豆杆子,还要捡掉落的黄豆,所以这两天大家都在加班加点的收割。

 王春花在地里转悠了两圈,仍然不死心,收拾了东西就回去了。

 去杂物间看了看,果然犁地的犁头整个都是木头的犁(木犁是用y形的木枝制作的,下面的枝段打造成一个尖头,上面的两个分枝则做成两个把手。

 将犁系上绳子由人或牛拉动,尖头就在泥土里扒出一道狭小的浅沟,人可以用把手来驾驶犁。这种犁的设计简单,主要依靠牛的拉力进行耕地。)

 可这个朝代一个村子里能有几头牛?全部都是靠人力来拉的话,人工种植,产出就会低下。

 王春花无语的在原地用脚踢墙,无语死了,难怪每个村子里必须有木工呢!

 特么的这玩意儿它不禁用呀!要用用修修啊!

 心中暗自发愁!她知道这样的工具效率低下,对于大规模的农田耕种来说远远不够。但她也明白,以现在家里的条件,想立刻更换更先进的农具有点难,她就是知道怎么做,也要时间申请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