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轧钢厂援助乡村行动

1962年9月份10日,人民日报发文《同舟共济,轧钢厂在行动,援助乡村纪实》。

 文章说:在厂长李怀德同志的带领之下,一行548人的队伍分成了10个小队,在各个科室领导的带领之下,分赴密云,门头沟,海淀区等农村地区,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之下,他们修整沟渠,修理农具,免费给百姓咨询看病,帮助当地的老百姓修建小暖棚等等。

 采购科三股的李正阳同志建议并配合小农场的职工和农大的师生将平时整理收集的经验转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使人一下子就能够记住相关的小知识,这个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例如大棚蔬菜的加水问题:

 种植大棚菜 浇水定成败

 定植浇大水 缓苗浇小水

 花前控水量 根深花芽快

 水氮多猛长 控旺是关键

 盛果少浇水 花好膨果快

 冬天慎浇水 高湿染病快

 还有收集整理的种菜口诀,不仅好记,关键还实用,可以科学的管理,增加产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大力推广。

 涝不死的黄瓜,旱不死的椒。

 茄子栽阔,辣椒栽窝。

 萝卜是根,耕地要深。

 深栽茄子浅栽葱。

 番茄能结五六层,打去顶尖莫心疼。

 芫荽不热不种,不冷不弄。

 菠菜播种早,长得像野草。

 韭菜密又细,产量不会低。

 冬瓜种得好,大个儿满地。

 。。。。。。

 他们自带干粮和行李。从厂长,主任,到普通的工人,他们无怨无悔,和当地的村民奋战在一起;里面有车间的工人,有医院的医生护士,有小农场的职工,他们是我们当代工人的优秀代表,我们为他们自发的行为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轧钢厂再次出现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随后在京的各个工厂,单位,大专院校相继组织了精干的队伍下乡,一时之间整个活动迅速的影响到了全国。再次体现出了全国人民一条心,众志成诚渡难关的崭新局面。

 “正阳,光齐,你们回来了,这次下乡有半个月了,都辛苦了。”四合院门口许大茂一脸高兴的看着自己的好兄弟。

 “小娥嫂子生了?”李正阳试探性的问道。

 “哈哈哈,兄弟,你就是聪明,我许大茂当爸爸了,告诉你们,是个带把的。”许大茂看来是高兴坏了,非要晚上让两个人去他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