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歌剧团周老师来访(第3页)

 信托商店在北京分布比较均匀,东城有东单、东四、北新桥;西城有西单、西四、宣武门;南城有花市、前门、广安门;至于北城,一过了地安门,瞬间从繁华都市变成了蛮荒之地。

 那个时候每一个信托商店跟前都要聚集一帮三轮车工,他们帮买主将大件家具运至家中,服务殷勤周到。那时候的人啊,压根儿没想到收藏这回事,纷纷把老家具换成电镀椅,没想到中国优秀的古家具以后会值钱。可能两套豪华别墅都顶不上一对柜子,这让后世的这些炎黄子孙多少有些汗颜了。都是生活所迫啊,当饭都吃不饱了,其他的也就是浮云了。

 信托商店,跟旧时的典当行可不一样。信托行的业务以代营为主,为托销、托购双方穿针引线、搭桥挂钩。这里面,一般又分为售品部和收购部。售品部呢,负责物品的展示和出售。收购部呢,就像是个大仓库,专门收购和寄卖各种物件。

 要说这信托商店收的东西啊,那可是五花八门,啥都有。一类是收售杂项的,从照相机、工艺品、手表到服装、皮鞋、帽子、衣服等,就像个百宝箱一样;另一类是收家具的,床啊、桌椅啊、箱子啊、衣柜啊,应有尽有;还有一类更绝,收售自行车,整车、配件一应俱全,简直就是自行车爱好者的天堂。不是买不起新的自行车吗?来我们信托商店吧,这都不是个事。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淘换不到的东西。

 人们把东西放到信托商店来卖的缘由啊,那也是千奇百怪。有的人家是手头紧了,想换个现钱花花;有的是年轻人要结婚了,赶个时髦,想把旧家具换掉换套新的;还有的是搬家了,老物件笨重啊,又没法带走的,得,干脆就拿到信托商店来卖了。

 当然啦,有卖就有买。那时候,逛信托商店也成了不少老北京人的爱好,有的时候不是为了买点什么的,单纯的就是为了逛。有些眼尖的主儿,往往还能淘到你意想不到的“宝贝”,怎么说呢,但凡你喜欢,那就是其乐无穷吧!

 跟那些旧时走街串巷收购旧物的小贩比起来啊,这会的信托商店那可真是良心商家。信托商店不会死命地往低压价,而是能够给出一个相对公平的价格。倘若价格低了,最后的售价高于收购价,还会给顾客补回部分钱。

 除了给价公平啊,来信托商店买东西的人也能图个放心,因为货品的来路都清清楚楚的,不用担心买到假货。

 更绝的是啊,收来的货物信托商店也不会直接出售,而是要经过消毒和维护。这样一来啊,顾客买到的都是干干净净、焕然一新的东西。同时啊,经过收购员的把关啊,以假当真、鱼目混珠的现象也很难发生。有些时候还真是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就像李正阳这样的,一但口袋里有闲钱的主!立马决定今天带着小姐俩去信托商店里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