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准备回云蒙山(第3页)

 平原地区占了空间一半左右的地方。当前三个区域。中间区域主要种植的是水稻和小麦(空间自成体系,气候温差什么的请忽略),左边区域的棉花和油菜也种植了很多,棉花为了御寒,棉花原本量产就不高,普通百姓购买还要票,这个必须种上。油菜仔榨油,这个时候油料也是非常缺乏的,为了以后一大家子考虑也要安排的。右边种植了玉米和大豆,都是重要的粮食资源。平原地区也划分了一块地长中草药,有:人参,黄芪,甘草等等。

 相对而言湖泊倒是不大,大概7,8亩的样子,湖里有草鱼、鲫鱼、鲤鱼、鳙鱼、鲢鱼,这些都是普通常见的鱼类。沿湖的草地上家禽现在只有鸡和鸭子100多只,猪60来头,现在多的动物主要是野鸡,野兔。特别是野兔没了天敌,繁殖力惊人。

 平原地区还有一部分是专门的存贮空间,分门别类的放着各种各样物品,包括之前采摘的水果,蔬菜,和加工好的粮食。

 还有一处,是李正阳专门用来放自己个人收集的东西,里面包括师傅送的一把开山刀,也叫平头砍刀,是长清道人早年游历所得,见徒弟武学有所精进,喜欢这个,索性直接给了。

 长清道人教给了李正阳一套刀法,曾经在抗日战场上让日本人闻风丧胆,就是“破锋八刀”。

 “破锋八刀”是典型的双手刀法,融会明代戚继光“辛酉刀法”程宗猷“单刀法选”和清代吴殳“单刀图说”等古典刀法精华,包括埋头刀、拦腰刀、斜削刀、漫头硬舞等技法,动作简捷精炼,大劈大砍,迅猛剽悍,具有明显的军队实用特色。

 刀诀共八句,一句一刀:“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型突刺刀。”

 这把开山刀是用精钢打制而成,方片刀身,刀背比较厚适合劈砍发力。刀柄为木质,上有三圈防滑纹,尾部有突出的金属圆柱,可以用来砸击硬物,并有绳孔,可以穿上伞绳固定手掌防脱手也防丢失。

 整个刀看上去很像中国农民家庭常用的砍柴刀,简洁清爽,一看就结实耐用。

 还有之前收集来的硬木、竹杆、硬藤等,准备进山的时候装上矛头当长枪,标枪使用,一来练习师傅教的武术技法,山里人烟稀少,适合大开大合的展开;二来涉猎,如果有大型的动物还可以用来防身。

 将空间规划整理之后,李正阳返身出来,准备休息,明天去云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