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看望赵佶(第2页)

 李世民微笑地看着赵佶不说话。

 赵佶被李世民看得浑身不自在,他轻咳一声来掩饰自己的尴尬,“你看着朕作甚?难道朕说错了?”

 李世民还是依旧微笑地看着他。

 赵佶无奈地说:“好了,朕错了还不行吗?”

 接着,赵佶叹了口气说:“桓儿,你说得对。

 朕当皇帝时只会享受,从来不处理朝政。

 导致奸臣当道,民不聊生。

 金兵南下时,朕害怕祖宗基业毁在朕的手上才传位与你。

 是朕自私,把偌大的烂摊子留给你,还处处帮那些奸臣给你使绊子。

 是朕错了!朕错得离谱!

 你把朕软禁在龙德宫是对的,是朕活该!”

 李世民开口打断赵佶的絮叨,“爹爹,您能这样想就好。

 其实也不完全是您的错,主要是大宋的制度存在问题。

 祖宗制定的制度虽有其深意,但历经岁月变迁,如今已暴露出诸多弊端。

 如今各方势力盘踞,若不进行改革,恐难以长治久安。”

 赵佶微微皱眉,“改革?谈何容易。那些既得利益者岂会轻易同意?”

 李世民微微一笑,“只要有决心,就能成功改制。

 您有没有想过,大宋为何会这样?

 大宋存在哪些问题?

 大宋和大唐相比优劣在哪里?”

 赵佶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大宋重文轻武,虽文化昌盛,却武力孱弱。

 而大唐文治武功皆盛,四方来朝。

 至于大宋存在的问题……大宋的官员冗杂,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且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负担沉重。

 还有,大宋朝廷对外敌过于软弱,面对曾经的辽国和西夏时,只知道花钱买平安。

 如今面对金国亦是如此。”

 李世民微微点头,“爹爹所言极是。

 大宋如今之困境,非一日之寒。

 儿皇以为,当整顿吏治,清除贪官污吏,选拔贤能之士为官。

 适当提高武将地位,给予武将应有的尊重与权力,以平衡重文轻武之局。

 再者,免除苛捐杂税,废除劳役,废除那些对百姓不利的政令。

 如此,大宋或可摆脱困境,重现大唐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