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孙权步姌传情,谢灵许红飞针

作为穿越过来的现代人,又熟读史书,刘民当然知道这个将来的东吴大帝后宫无数,最出名的当然是谢夫人、步夫人、袁夫人、潘夫人了。于是,很豪爽的答应他,“本王一定加倍补偿你!”

孙权非常高兴,“王爷金口玉言、一言九鼎,需得三倍才行!”

刘民看着这个紫髯碧眼的英俊少年,豪气的说,“太少,太少,四倍起步。”

孙权拉着刘民的手,正要钦点步姌。

这时,吴夫人那边却已走到步姌身前。“姑娘方才所作之诗甚是精妙,老身很是欣赏。”

步姌欠身行礼:“太夫人谬赞。”

吴夫人拉起她的手,轻轻拍着:“不知姑娘可有婚配?”

步姌摇头。吴夫人笑意更浓:“老身有一子,名叫孙策,英勇不凡,姑娘可愿与之相识?”

步姌面露犹豫之色,看向刘民。

刘民刚要开口,孙权却抢先一步:“母亲,大哥常年征战在外,此事还是缓缓为好。况且步姑娘与我也算投缘,不如先让我们结交一番。”

吴夫人皱眉,似有不悦。孙权急忙补充:“母亲莫急,我并无他意,只是觉得感情之事不可仓促。”

吴夫人哼了一声:“你莫要打什么坏心思。”

就在气氛略显尴尬之时,鲁肃上前解围:“太夫人,今日大家本是欢宴,莫要为此事伤了和气。”吴夫人这才缓和脸色,重新入座。

众人也赶忙重新举杯,谈笑风生起来,而孙权悄悄向步姌使了个眼色,步姌心领神会,微微颔首。

刘民趁机说道,“夫人,步姌姑娘与文姬、文欣、文慧三位公主亲如姐妹,当然也是我的姐姐,就封为溧阳郡主,赐字练师。只是她尚年幼,无法与您的儿子成亲。待时机成熟,夫人可遣人到长山国提亲。”

吴夫人对刘民的一石二鸟之计不屑一顾,说道,“江南多美女,吾儿皆才俊,若他们能看得上,老身一定......”

孙权迫不及待的打断了她的话,“母亲,你可不要厚此薄彼哦。”

吴夫人有些不高兴的看着谢煚,说道,“我听说尚书郎大人的爱女十分贤惠,能否让她展示一下才艺。”

“多谢太夫人赏识,小女一定不辱使命。”谢煚得意的说道。

不一会,谢灵身着淡青色的罗裙,发髻轻挽,眉眼间透着专注与灵动。绣房内,各色丝线摆放整齐,绣架上一幅尚未完成的绣品已初现端倪。

谢灵轻轻拈起一根纤细的绣花针,熟练地穿上丝线。她的手指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绣布上穿梭飞舞。

众人围在一旁,屏气凝神,目光紧紧跟随她的动作。

只见谢灵先以精湛的针法勾勒出一朵娇艳的牡丹轮廓,针线细密均匀,线条流畅自然,仿佛这牡丹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紧接着,她换了一种更为细腻的丝线,开始填充花瓣的颜色。那色彩的过渡浑然天成,从浅粉到深粉,层次分明,如真花般娇艳欲滴。

谢灵微微抿唇,眼神中满是自信与沉醉。她时而轻蹙眉头,思考着针法的运用;时而嘴角上扬,为自己的精妙构思而欣喜。

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飞来,欲落在那盛开的牡丹之上。谢灵灵机一动,迅速绣出蝴蝶翅膀上的纹理,那细微之处的处理令人叹为观止。

众人不禁发出阵阵惊叹,对谢灵的刺绣绝技赞不绝口。

而谢灵只是微微一笑,继续沉浸在她的刺绣世界中,仿佛这乱世的喧嚣都与她无关,唯有手中的针线,方能倾诉她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此时,一直默默观察的刘民心中暗忖,这谢灵确实才情出众,不过他深知这背后的家族势力博弈。

吴夫人满意地点点头,看向谢煚,“尚书郎大人教女有方啊。”谢煚忙不迭地躬身,“全靠太夫人抬爱。”

孙权则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切,他心里清楚母亲此举意在平衡各方关系。

刘民掐指一算,感觉孙策时日无多,迟早都是自己麾下战将,于是尽力拉拢孙权。

他看了一眼许红说道,“当年我在曲阿调解许太守与伯符将军之间的矛盾,也算是与他有缘。所以他在去夷州上任的时候送给我一副织锦,作为纪念。”

许红一听刘民手中有父亲留下的珍藏品,惊讶的问,“王爷能否让小女一睹为快?”

刘民示意庞月将那织锦取出来。

突然,许红泪流满面,哭诉着,“母亲,父亲走得好决绝啊!”

在刘民的询问下,许红讲述了一段许贡与妻子的凄美故事......

许贡曾在吴郡一带做官,常虑乱世之中百姓疾苦,陷入迷茫与困惑。

许贡之妻赵氏,聪慧而坚毅,深知夫君肩负之重。一日,赵氏决定以织锦绘制地图,劝夫上进。她日夜辛劳,将吴郡的山川、河流、城池、道路,乃至各方势力分布,皆精心织于锦中。

当赵氏将这精心织就的锦图呈于许贡面前时,许贡先是一惊,而后被妻子的深情与用心所触动。他凝视着锦图,仿佛看到了吴郡的未来与自己的责任。

然而,许贡的上进之举,却引起了周边势力的警觉与嫉妒。他们暗中谋划,欲对许贡不利。

在一次外出巡查时,许贡遭遇刺客袭击。千钧一发之际,赵氏拼死保护,才让他得以逃脱。

回到府中,许贡身心俱疲,但看到那幅锦图,他又重新燃起了斗志。他开始整顿军备,加强城防,安抚百姓。可是赵氏却重伤不治身亡。

多年后,吴郡在许贡的努力下,逐渐繁荣昌盛。而那幅锦图,也成为了一段传奇,激励着后人在乱世中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许红讲完故事,目光坚定地对刘民说,“主公,民女深得母亲织锦术真传,愿为您续织一匹。”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图的轮廓逐渐在锦缎上显现出来。山脉起伏,江河奔腾,城池错落有致,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在她手中慢慢展开。

终于,当最后一针落下,一幅精美绝伦、详尽准确的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地图呈现在眼前。那绚丽的色彩,精细的线条,无不展现着许红的智慧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