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永乐大典(上)!(第2页)

 英法军官劫掠的《永乐大典》,成为大典流散国外的主要去向。 

 截止到2022年。 

 全球仅存800余卷、400余册的《永乐大典》,散落在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单位和个人手中。 

 在华夏国家图书馆中藏有221册,4v图书馆藏有60册。 

 每一本《永乐大典》都是孤本,价值连城。 

 清末以后。 

 《永乐大典》就像一个沉入地底的史前遗址,世界上还存在多少本、流散在何处,没有人能说得清。 

 时不时就有新的零册被“考古发掘”出来,出现在图书馆、拍卖行、收藏家手中,乃至农民的家里。 

 上一次《永乐大典》现世,发生在去年,也就是2014年。 

 而比起嘉靖副本的凄惨,永乐正本的‘履历’则要简洁许多: 

 自从副本重录后,正本就不知所踪了,如今传世的大典全都是嘉靖副本。 

 没错。 

 现在没有找到过任何一册的正本。 

 永乐正本的遗失在后世被称为中国书籍史上最大的疑案,还是公认的那种。 

 要知道。 

 那可是足足两万卷、一万多册的书啊。 

 如果被人劫掠,不可能没有任何的踪迹——侵略者们也是会写日记或者记录的,后世华夏国力强大之后,甚至连被带到南越的7卷永乐大典都能找到记录。 

 因此一直以来,史学界对于永乐大典正本有着三种看法: 

 第一。 

 它们在战火中被焚毁了。 

 在一片石战役惨败后,李自成逃回燕京草草做了皇帝。 

 过了瘾以后。 

 李自成就在宫内放了一把火,随后逃走。 

 这把火将紫禁城烧毁大半,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没有被烧毁。 

 《永乐大典》正本可能藏在或者放在紫禁城的某处,被大火直接烧毁了。 

 第二。 

 在战乱中被隐藏在某地。 

 因为对于华夏古代知识分子来说,书籍是极为重要的。 

 很多古代读书人死的时候,往往都会抱着自己喜爱的书

籍,而不是儿孙。 

 在天下大乱、朝不保夕的时候,《永乐大典》极有可能被藏在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