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孔明灯,以及离开(努力码字~)
新闻联播的画面上,既有那庞大的仿生飞行器起落基地的状况,也有昨晚夜空中的魔幻场景。
要知道不管什么事,从泱妈的镜头,泱妈的文案里播出来,总有一种纪实的滤镜,尤其是新闻联播。
但这一次,是真的科幻。
白溪本人,也作为技术的研发者和负责人,接受了简短的采访,名字被打在了屏幕下方。
其实当时杨儒和萧睿也有考虑到保密问题,咨询过她的意见,但最终白溪觉得,如果最终自己要成立科技公司,那么不可能一辈子隐藏自己的身份,那样活得也太累了,而且她也相信组织,最终还是选择了直接出镜。
不过她没有着急披露出“机械智能”,只是就仿生飞行器的空中优势、灵活优势讲了讲,并且赞扬了救援官兵的勇敢和训练有素,突出一个“情商”。
采访其实很长,她和那个女记者前后说了有20多分钟,那个看起来比她还大一些的记者姐姐全程星星眼,感觉白溪在放光。
但最终播出来的,也只有30秒左右,再和一些仿生飞行器的神奇画面,众人合力换电充电的画面,凑够了三分钟。
这已经是非常有排面了。
毕竟新闻联播是一个“讲事情”的节目,不是一个“讲故事”的节目。
它不会聚焦在某个人身上,新闻联播也不是白溪的独家纪录片,所以没有什么其他乱七八糟的的介绍,只写了“新型仿生飞行器小组负责人”。
时间回到文县采访的现场。
作为一个新出现的东西,无论文县的采访小队,还是泱妈总台,都意识到了里面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系列专题还真不是随便说说。
采访结束后,当场就跟白溪约了下次要做一次深度采访,白溪给了这些泱妈团队一个电话,让他们可以去拍摄鹏程那边的农用无人机工作情况。
打发走了记者们,白溪伸了个懒腰,把充了一会儿电的白泽又拎了出来,继续看看现场有没有她们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指挥部的目标,是天黑之前,应救尽救,应治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