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神农计划


 自19世纪,西医正式进入夏国的时候开始,中医与西医之间便开始纷争不断。 

 “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这个好理解。 

 那我们通常所说的“西医”是指西方医学吗? 

 并不是,准确来说应该是西方现代医学。 

 在19世纪之前,除了我国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的传统医学,西方也有,这些就不属于我们要讨论的“西医”的范畴。 

 19世纪开始,西方开始出现了实验生理学、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等学科,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现代医学,传入夏国后才被称为“西医”。 

 又因为西医见效较快,以及一些历史原因,中西医之争的局面呈现一边倒的态势,西医逐渐成为了主流,中医式微,直到近几年才缓过劲来。 

 而这也是西方各国所乐意见到的,毕竟谁都愿意拿自己的长处去打别人的短处。 

 虽说我华夏人才辈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整体的西医水平还是慢慢追赶了上来。 

 但终究还是仰人鼻息,最尖端的机器,最高端的人才,以及最权威的期刊,甚至是最终的解释权,都在对方的手里面。 

 整个夏国医学界,所行之路,举步维艰,一路辛酸,不足以为外人道之。 

 这也是为什么,夏国建立以来数十年,也只有一个鹿呦呦女士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原因。 

 甚至让她获得医学奖的发明,也是另辟蹊径,走了中医的路子,才得以成功。 

 但现在有了白溪拿出来的基因强化技术,就不一样了。 

 鹿呦呦大致看完了这一份技术文档。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白溪愿意把这里面的知识公布出去,甚至都不用全部,只需要公布一部分,下一届的诺贝尔医学奖就已经没有了悬念。 

 当然这也会让夏国医学界丧失先机,重新回到追赶者的路上。 

 但白溪没有选择这么做,反而是先提供给了组织内部研究,再加上这里面的知识,其实跟中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训练服,如果以中医的看法,不就是针灸吗? 

 只是将不同力度的针灸换成了大小不一的电流,用来刺激穴位,达到各种神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