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给中央的一封信(二)(第3页)
当这种武器爆炸的时候,产生的不是瞬间的冲击,而是高压高热以及大面积的无氧高温环境。
而他召唤出来的是第二种,名字叫做温压弹,炮弹里面还增加了镁铝粉等成分,其原理是铝、镁、锆、钛等粉末在加热时起燃,释放出大量能量,进一步增强了压力效应和热效应,宛如一场毁灭的风暴。
这种武器的威力我是亲眼看到的,他直接对着敌人的炮兵阵地释放了出去,等炮弹落地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动静,不过和普通炮弹不同的是,炮弹落地的地方突然腾起了一个透明的罩子,八成就是他提到的高温无氧环境。
然后就是一股极为耀眼的光芒从罩子里射了出来,就连太阳的光芒都被掩盖了下去,光芒渐渐升高,逐渐变成了一朵黑色的云彩。
直到这个时候,炸弹的爆炸声才传了出来,声音之大几乎闻所未闻,脚下的大地都有些颤抖了。
后来我问过留在坑道里的同志,他们说那枚炸弹爆炸的时候还以为是地震了呢,吓得他们抓紧时间往外跑。
他还提到了,这种炸弹我们现在就能研究制作出来,只要等毛熊援建的工业项目到位了就行。
话说我想知道,毛熊真的援建了我们工业项目吗?
等赶跑了敌人之后,我亲自去敌人的炮兵阵地看过,那里几乎就是地狱一样的景象。
敌人的大炮被融化,然后又凝固在了原地,完全没有再利用的价值。
敌人的弹药也全都殉爆了,数不清的大坑就这么留在那里。
不过敌人的尸体却没有见到一具,八成是敌人已经收走了,不过看大炮和弹药的样子,那些敌人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哦,对了,他还提到了许多马上要回来的科学家,包括三钱、华罗庚、王淦昌、李四光等人。
我以党性保证,这些人的名字绝对没有任何错误。
另外,他还最后一次提到了,在全门类工业制造能力的帮助下,就像我们前段时间发动反击所使用的喀秋莎火箭炮,那种发射密度,他们后世可以一直用,直到把所有的敌人全部炸成肉泥。
我当时就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结果我还没问出口,他就消失了,是在我眼前凭空消失的,而且后来我才知道,他带来的那些东西,包括可乐和药,也全部消失了。
我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许国家可以解答我的这个疑惑,所以我才写下了这封信。
一方面将他和我提到的信息汇报给国家,希望对国家有所帮助。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国家可以告诉我,他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
在此,我先谢谢中央领导同志了。
此致!敬礼!
志愿军15军45师134团1营3连指导员
周联胜
写于延山。
1952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