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皇帝遇刺后(第2页)

 众人眼中的怒意立刻便更盛了。

 王振看看周围人的眼神,再也不敢说一句话。

 如今的他早已得罪了所有人,再敢说什么惹怒他们的话,那大军出征,死一个太监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即便事后查清楚了,恐怕也不会有人愿意为了给他报仇而对这么多人出手,哪怕是孙太后也不行。

 他甚至知道,以他对孙太后的了解,孙太后那种薄凉的性子,肯定不会在乎他的。

 王振闭嘴了,事情也就没有人再坚持了。

 很快,出去报信的士卒回报,说英国公对于陛下遇刺之事极为震惊,而且他认为刺客是他举荐给陛下的,回去之后他会自行请罪,不过现在大军还在险境,不能停留,必须要继续前进,绝对不能给也先突袭的机会。

 英国公张辅的意思和井源邝埜等人的意思都一样,那就是继续前进,王振又在这时候哑了火,大军没了阻碍,行军速度猛地快了起来。

 很快,一天之后大军便进入了居庸关,终于是彻底安全了下来。

 等大军安全了,英国公张辅和兵部尚书邝埜等人立刻向朝中发去八百里加急,张辅同时向朝廷请罪,言说自己看错了人,想陛下举荐了刺客,故而还得陛下被害,请朝廷治罪云云。

 不过等他们回去的时候,英国公张辅却只是受到了一个罚俸的惩罚,被罚了3年的工资,就连爵位都没有降。

 而皇帝身边的亲信司礼监王振却被扣上了一个照顾陛下不周的罪名,直接剥夺了他身上所有的职权,发配凤阳守灵去了。

 另一个倒霉蛋是朱祁镇的护驾将军樊忠,他的本职就是保护皇帝安危,结果却让皇帝遇刺,属于严重失职,就此被打发去了西南从军,反正麓川那边的叛乱还没有平息,他一个当兵的去那边正好。

 这么处置的原因很简单,樊忠虽然是护驾将军,不过说到底也不是什么高级将领,只是一个皇帝身边的护卫而已,发配出去也无所谓。

 王振却是朱祁镇的亲信,既然大明都要换一个新皇帝了,那他这个原本皇帝的亲信自然没有什么价值了,再加上之前得罪的人太多,能保住一条性命也是因为孙太后看在已故儿子的面子上出面说情,否则王振只会被下狱问罪,全家抄斩。

 至于张辅,他虽然被罚俸,但是英国公府又不是靠那点俸禄活着的,罚了就罚了,也少了派人去领俸禄的麻烦,但是他的位置实在是太关键了,身为武勋一脉的领袖,他是整个大明武勋都要死保的存在,但凡是在京的武勋都站出来保他,最终孙太后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了此事。

 既然事情的责任人已经处罚完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大家需要选出一位大明的新皇帝。

 候选人有三位,第一位就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不过如今的朱见深只有三岁,很显然没办法理政,所以需要孙太后辅政。

 不过这个选择却是大臣们所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