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册封县主(第3页)

 陛下是太后的亲子,诚王也是。 

 所以,司徒祯确实是太后的大孙子没错。 

 陛下见劝不住,便委婉地提醒太后:“大福那孩子年轻,从小又没吃过什么苦,指不定是这一趟南下半差受到了些什么刺激,才会如此的。” 

 太后嫌弃地白眼他:“那还不是都怪你,好好的让那孩子南下办什么苦差事,你自己的儿子舍不得,大侄子你就舍得了?” 

 这话没毛病,太子没去,去的是诚王府的世子。 

 所以陛下不敢反驳,顿了下才说道,“母后恕罪,确实是儿臣心急培养这孩子,才会委以重任,往后儿臣一定慎重考虑。” 

 “但母后您不是眼光向来最好了么?大福那孩子就是还没成亲,不知道红尘俗世的好。” 

 “您给他挑一个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媳妇儿,让他知道解语花的好处,他自然就不会再往佛寺里跑了。” 

 太后闻言横了他一眼:“我看全天底下最知道解语花好处的就是你了。” 

 陛下依旧不敢反驳,只敢讷讷地应承,“是,都是母后挑的好,如今后宫安乐祥和。” 

 太后自然知道他这是恭维的话,但陛下提醒她了,大福那孩子都二十出头了,还没成家,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皇家娶不起孙媳妇呢。 

 “元夕有好几天的功夫,那就选那天吧。” 

 之后。 

 盛京中适龄适婚的贵女们几乎个个都接到了宫里的请柬。 

 不过,太后打错如意算盘了。 

 元夕宴那天,司徒祯一改往日穿金戴银的打扮,穿了一身青衣就去了。 

 看着落拓不羁,全然没有了王子皇孙该有的气派。 

 而且他胡子拉碴又清瘦的模样,还面如菜色,只需要把头发一剃,那就跟庙里的和尚一模一样了。 

 太后差点给他气出病来。 

 陛下也给气得不行,当场就发话:“既然你这么着急看破生死,那就再去看看人间疾苦。” 

 然后,就把回京半个月的诚王世子给送北境去了。 

 当然,他把陪着司徒祯去了岭南的薛侯给了他。 

 同一天,册封薛沉鱼为安平县主的圣旨也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