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天文数字的暗标和建设工坊的邀请

有小厮将一个木质标箱放置在大厅中央的桌子上,36家依次将各自早已经准备好的暗标放入箱子内。

 然后,再由一队账房当场宣读记录暗标金额。

 最后经过统计,36家商行所有暗标的总金额是586万两白银。

 586万,好吧,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过平摊给每一家商行的话,其实也就是16万两而已。

 当然,这些大商行身后,也都是有着一个个甚至好些个靠山的,再一分摊的话,摊到每个人头上其实也就没多少了。

 对于大明朝这些常年把控着棉纺织生意的大商行们来说,这些钱也不算多。

 不过,这个数字,要是让连十万两银子拿出来都费劲的崇祯知道的话,就不知道崇祯帝会不会被气出脑溢血来了。

 剩余的三成股份也就被分成了586股,一万两银子占一股,回头分钱的时候就按照各家所占的股份来分即可。

 这次的暗标大会也算是基本上结束了。

 剩余的事情就是拿银子了。

 每家10万两白银的入股保底钱,以及各家所写的暗标银子钱,总共就是946万两。

 这笔银子除了100万两是用来给老股东分红的,50万两是用来买断10年后陈平安的飞梭织布机技术的。

 剩余的银子,接下来全部都是需要交给陈平安来买布用的。

 这些都是入股之前大家都一起商议好的决定。

 当然,布陈平安不可能立马拿出来,而是需要不断的扩大生产后,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布供给四海商行。

 这也是在变相的在帮助陈平安扩大生产力了。

 近千万两白银的交接,陈平安带来的账房,带领一千多护商队士兵整整忙活了三天才清点完。

 这三天里,36家商行的家主们纷纷找上陈平安,跟陈平安商议要不要到他们那边去建工坊,他们可以免费提供土地。

 特别是来自松江府为首的那些大商号,迫切希望陈平安能去他们松江府建棉纺织工坊。

 他们松江府有大量的熟练的棉纺织工人,还是优质棉产区,也有大片的土地可以提供,去松江府建立棉纺织工坊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