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传山高路远月明

第35章 发展中的难题5(第3页)

 “当然啦,分崩离析也不重要,所谓一将成名万古枯,只要你是那个‘一将’,就能达成升级目标,是这个道理吧?”梁继盛只用三言两语,便将刘方的成功范式解构出来。

 面对梁继盛的说法,刘方很是认真地点了点头。

 “好吧,那我说说我的看法。”

 “世上的路千万条,你这条路虽然艰难,但却不是

最难的。”

 “最难的路是啥呢?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华兴人有钱吧?有本事吧?是不是已经算‘达’了?”

 这句话后,所有围坐之人不约而同地点头赞同。

 “为什么难呢?因为大部分‘达者’,并不会兼济天下,而是为了保住自身,或者家族地位,选择更加向上的奋斗,哪怕丢弃道德,丢弃人伦,都在所不惜。”

 “那个‘一将’,会像魔咒一样,将他们困在里面,逼着他们一直向上,直至粉身碎骨、家破人亡。”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并不复杂,大家只需把‘不进则退’这四个字理解透彻了,便会明白上述道理。”

 “还有一少部分人,走上了‘兼济’的道路,或者拿出一部分资产,或者舍弃一部分利益,或者腾出一定的精力,用于照顾众人,进而反哺自家,反倒能走的长远。”

 “刘方,在大燕朝,像这样的人家肯定不少,你应该能明白,自己是学不来的,毕竟缺乏积累,与之差距甚远。”

 刘方再次点头,脸上却现出迷茫之色。

 “喻家、羽家就是这样的人家,百年数代奋斗,确实非我等能比。”曹廷义在一旁听的入神,忽然脱口说出心得。

 梁继盛点了点头,对曹廷义的说法表示认可。

 “具备‘兼济’情怀的大家族,或许能存活的长些,但终究脱不开一个‘私’字,面对极端厄运,十能存一,便已是万幸之至。”

 “大部分世家,其实和贱民的结局并无不同,都会走上消亡的道路。”

 说到这里,梁继盛仍旧给出一个消极、绝望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