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朝廷禁军(第3页)
可对于妖,那还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包拯还没接触过。
只是通过《封神榜》《西游记》《搜神记》《聊斋志异》等神话和各类志怪小说中了解到。
现实中,谁特么见过妖啊!
晏殊见包拯如此笃定此案是妖孽所为,心里暗暗吸了一口凉气,隐隐有些战栗。
他虽是枢密使,位高权重,可毕竟也是肉体凡胎,没法对付妖孽啊!
“既然是妖孽作祟,即便再多的人手,只怕也是无济于事。传闻包大人的天眼能洞察一切虚妄,难道也对付不了这妖孽么?”
包拯暗暗苦笑,说了半天,敢情说过了个寂寞。
要是自已知道怎么对付,还用得着这么大费周章,兴师动众吗?
“包拯虽有天眼,可此妖孽修为非同寻常,况敌暗我明,包拯委实无计可施。”包拯坦言。
晏殊听后,没再多言,直接叫来禁军统领,让其调遣三万精兵,交由包拯统领。
片刻后,禁军统领便已挑选了三万禁军在校场待命,返回殿帅府复命,等候包拯点视。
包拯随着禁军统领来到校场,看着三万人马排列开来,端的威武。
自从包拯变法以来,足足裁减了三十万老弱病残。
如今剩下的禁军都是精兵强将。
而作为变法核心人物的晏殊,也严格训练军士。
如今的禁卫,一改往日颓废之风,军纪严整,战斗力显著提高。
大宋的军队从来都不弱,之所以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败多,盖因朝廷的战略方向出问题罢了。
因为大宋朝的君主,除了太祖赵匡胤外,之后的历代君王,性格都偏于懦弱,寄希望于通过外交手段,用银子来换和平。
因为在君王的眼里,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何必大动干戈,劳民伤财。
包括历史上的宋仁宗赵祯亦是如此。
不过此位面的赵祯,在包拯一番“教化”之下,性格已经变得刚硬,而非以前那个软弱的君主。
包拯一直和他分析的就是,花钱买和平带来的弊端,远非战争那点伤亡所能比拟。
瞧着眼前的军容焕发的禁军,包拯颇感欣慰,看得出来,晏殊也是真心想富国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