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平定徽州(第3页)
军,攻占剩余的各处县镇。
然后开始军屯。
淮阴军的将领有两项必备的技能。
一项是打仗,另一项是屯田。
军屯的政策快速扩散开来,徽州的土地不如苏州肥沃,但同样是一片产粮重地,无论在任何时候,粮食都是一个政权最基本的基本。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
方永在巢州兑现了他的承诺。
百姓们卸下军装,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虽然这片土地的最终归属依旧是方永,收获有七成都要上交,但百姓们依旧欢饮鼓舞,匍匐在土地上开心的落泪。
军屯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如果在耕种时有偷懒的存在就会遭到很严厉的惩罚。
但百姓们对此没有任何异议。
因为绝大部分百姓都是勤劳的,踏实的,垦干的,如同一头永远不会停歇的老黄牛,一直耕种、耕种,耗尽一切把小黄牛养育出来,然后继续耕种、耕种……
这样的情景不禁让方永想起孟子的“性善论”,但仔细想想,这或许并不是性善论,而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适者生存,不适者亡。
那些天生有些“懒惰”,没有这么勤劳的百姓都已经饿死了,自然也就只剩下了现在这群勤劳的百姓。
方永挽着裤脚,和百姓们一起在田中整理稻田,引水灌田。
这就是在做秀,但那又如何。
有效果就行。
很多百姓围了上来,一些妇女两眼放光的看着方永身边的魏兴。
将军大人她们想都不敢想,但魏兴……
魏兴的身高比方永矮上半指,但身材却壮实许多,看上去很有力气,深受妇女们的喜欢。
魏兴吭哧吭哧的干着,看的出来他也是穷苦出身,干起活来比方永还要熟练。
百姓们把魏兴看成了小兵,一名年轻姑娘鼓起勇气上前问道:“喂,你叫什么名?”
魏兴低头干着活,没有说话。
草芥安能与他相配?
即便他也是穷苦出身,但他志向高远,甚至颇为自负,此时不愿和对方多说一句话。
这时,传令兵赶来。
“将军,阴先生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