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横扫徽州(第2页)
遂召集手下官吏及城中大族商议。
手下官吏闻听后皆有俱意,不敢与淮阴侯抗衡。
城中大族或言降淮,或言搬离,亦不敢抗。
两地主官心怀各异,其中巢州主官乃本地大族出身,欲献城而降,然巢州境内巢湖有一支官军水军,编制两千六百人,不知其将领何意,是否愿降。
另一边,合肥主官同样是大族出身,不过却是湖南大族,其意欲携带家产逃往湖南,但是缺少护卫护送,如今乱世,各地盗匪猖獗,实在不敢轻易动身。
二人又派人快马加鞭,前往安庆,向徽州巡抚请示应敌之策,同样也是试探一下上司的口风。
其中合肥知府和徽州巡抚还是同乡,私交不错,正好可以隐晦的请教一下该如何回乡之事。
不久后,快马加鞭之人返回,告诉了他们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竟在几天前,安庆忽有钦差携圣旨赐下,言称长沙有逆贼叛乱,着令徽州巡抚领钦差之职,抽调安庆驻军1000人,池州驻军1000人,顺江前往长沙,支援平定叛贼。
如今,徽州巡抚已带大船三百艘前往长沙去了。
合肥知府:……
方永的大军缓缓前进着,日行三四十里,速度不算快,但在如此庞大的数量下,且大多数士兵都是由百姓转化而成的情况能做到这个速度,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一路行进,过古河、进庐阳,当地官吏皆望风而降,不敢有丝毫抵抗,大军遂至合肥。
合肥知府龚照自然也不敢抵抗,亲率城中百姓官吏出城三十里迎接,备牛羊猪酒以犒大军,献金银珠宝、鱼鳞册以示诚心,伏首而拜,摇尾乞降。
遥记东汉末年,吴王十万大军仍败于城下;时过境迁,他却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这座坚城,实在值得高兴。
如此情景之下,对于投诚的合肥知府,方永自是要优而代之,将其树立成一个招牌,如此才能让后面的其他官员都来投诚。
方永遂设宴,邀请合肥降吏赴宴。
期间对合肥知府龚照大加赞赏,龚照见状也是对方永尽力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