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以银代官(第3页)

 科考的榜文发表后,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许多读书人对此议论纷纷。 

 经过了方永近一年的统治,很多人对方永的看法发生了很大改变。 

 一开始大部分的读书人只是认为方永是匪,难成大事。 

 但随着方永一点点攻城略地,一次次击败朝廷,将局势稳定下来后,一些读书人的态度也随之发生改变。 

 尤其是当

方永用双倍的粮食证明了自己天命所归后,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认为投靠方永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尤其是那些在大熙的科举中频频失利的读书人,他们对大熙的科举已经趋于失望,而如今方永的出现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都选择了报名。 

 至于实学考试。 

 虽然多多少少也有几人议论,但却并未引起大范围的关注。 

 在很多读书人看来,所谓的实学考核不过是在筛选小吏。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很多时候朝廷也会如此,那些九品往下的没有品级的小官小吏通常并不需要熟稔经义,只需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担任,这很正常。 

 譬如管理粮仓的体系中有一个灭鼠官,没有品级,唯一的要求就是擅长灭鼠,像这样的“官”几乎没有升迁的希望,也无人在意。 

 如此,时间流逝。 

 淮州的考院被打扫出来,并临时扩建,保证其可以容纳所有参加考试的学子。 

 这场考试只设置一个考点,就是淮州,主考官为贾雨村,副考官是吴元。 

 其实方永本来是安排吴元担任主考官的,但吴元却担心自己没有功名,难以服众,遂让贾雨村担任主考官。 

 只能说,曾经在金銮殿的罢黜成了吴元一生都难以过去的坎。 

 此外,实学考的副考官是薛大瘸子,没有主考官。 

 方永会在薛大瘸子遴选完后亲自充当主考官进行进一步的考核。 

 如此,一段时间过后,考试还未开启,大熙的使者却先一步来了。 

 户部侍郎高京亲自作为使者,携带册封圣旨,蟒袍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