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团伙(第2页)

 又借着那些权贵子弟们的升学路线,逐步在全市各个学校之中,蔓延着自己的势力。

 由此,又顺便发展出了,这个团体的第二个“利益增长点”——讲和。

 当许多没有门路,偏偏还想要“学坏”的孩子们,不慎惹到了这些“权贵子弟”们时,为了“自保”,他们便只有选择“掏钱”,找到王群团体,出面说和。

 否则,便只有挨顿胖揍了。

 鲜有“勇者”,肯“豁出去”,试着反抗一下的。

 总之,他们就是靠着这种,“两面通吃,四处卖好”的模式,不断地满足着,许多无知的青少年们,心中的诉求与幻想。

 使得无数穷人家的孩子们,心甘情愿地变成“打手”,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利”。

 又使得无数富人家的孩子们,成为了所谓的“头目”,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名”。

 说来说去,也只不过是一群趋炎附势,恃强凌弱之流而已。

 但对于那些,穷苦人家里出生,又没有学习天分的孩子们来说,那又似乎,是他们可以得到利益的唯一出路。

 毕竟,如果他们的实力足够强的话,强到可以和现在的“美国”一样。

 那他们的这套行为模式,便可以称之为是“大国智慧”了!

 美国不也是如此,用随便印出来的“美元”,一面在全世界到处扶持政权和反对派,同时又从各个派别与国家中,斡旋获益的吗?

 可惜,王群和他的团伙们,不是“美国”。

 他们只是东北的边陲小城中,一群无所事事,曾经又有着一腔热血的,“无为”青年。

 他们的老大王群,最终的归宿,也不过就是带着自己的小弟们,开了一个五金商店,买卖五金工具、螺丝钉,间或又收收废品而已。

 但至少,他还活着,没有进监狱。

 作为一个底层人家的孩子,在那个年代,能够混成这样,其实也还不错。

 说的远了。

 只说当时,他们应该是刚将触角,从黎明小学向外延伸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