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豆腐(第3页)

 又低头看了看袋子里,正微微颤动的豆腐。

 突然觉得那个画面,挺美的。

 多年以后,上初中的我,接触到了鲁迅的《故乡》。在读到了关于“豆腐西施”杨二嫂的片段时,满脑子浮现的,都是那个“姐姐”的样子。

 三十年来,我吃过无数块豆腐。却再也吃不出,那两块的味道了。

 于是,那也便成了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豆腐。

 那天,在回家吃着那两块美味豆腐的过程中,我渐渐地想明白了,“出殡”的意思。

 所谓“出殡”,应该就是从“殡仪馆”里出来吧。

 而出殡的“殡”字,应该和殡仪馆的“殡”字,是同一个字。

 但这个“殡”字,到底应该怎么写呢?

 其实我很感谢那个字,在“它”的陪伴下,我充实地度过了,接下来的一整天。

 也是因为有了“它”的陪伴,我才会在爸爸出殡前的那一晚,睡的很香。

 第二天,被奶奶早早地带到了殡仪馆门口的我,终于见到了“它”的尊容。

 在我盯着“它”出神,心中比划着“它”的写法时,我的奶奶,拉着我的手,指着“它”背后的一个房子,轻声地对我说道:“涯,你爸就在里边躺着呢。”

 我随意的“嗯”了一声后,便继续全神贯注地凌空临摹着“殡”字的写法。

 对于奶奶的话中所指,全然不觉……

 直到她又拉着我的手,走进了那个,据说是躺着我爸爸的房间。

 那个大大的房间里,早已站满了人。

 在发现我的奶奶,领着我推门而入后,那些人便纷纷朝着我俩走来。

 走到了我俩的面前时,又排着队,依次在奶奶的耳边低语几句。

 有的,还会时不时地,抚摸一下我的脑袋,再叹息着摇摇头。

 这些天里,我早已习惯了这种得到众人关注的感觉。

 以至于,我已不再像初“受宠”时那样,对每份善意,都会小心翼翼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