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元盛学杂文(第2页)
几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元盛身上。
元盛说:“山长,先生,我是正好押题押对了,所以才侥幸做出这两首好诗,如今没有灵感,我也做不出来。”
以为他是曹植呢?七步成诗,他又没有实力,会的经典诗歌要省着用,岂能浪费在这里。
而且,元盛根本不想装这个比,传出什么诗仙诗圣的名头,到时别人频频邀请他去诗会怎么办?
诗会上曲水流觞,除了作诗,可能还有对对子,填诗词等游戏,他在这方面没有真才实学,很容易露馅。
人家出个他没听过的上联,他倒是能对,但是对不妙。
别人组织邀请诗会,他每次都不去,岂不是不给人家面子?
诗名太盛,以后长官兴起,让他赋诗几首,他能不给长官面子?
总之就是除了装个逼,出点风头之外,没有一点好处。既然如此,元盛决定除了科举或其他关键时刻,他根本不会开自己的诗库。
赵信然听到元盛说现在做不出来,激动的心情逐渐冷却下来,也是,他在想什么呢,元盛能押对题目,平日里精雕细琢,做出这两首诗,已经足够震惊文坛。
马明博说:“元盛,既然你曾放下豪言,要参加明年的乡试,就要考出点样子来,不要给我丢人。”
“从今以后,你但凡有不懂的课业,随时可以找书院先生,或者找我请教。”
元盛对几人施礼,“谢山长谢先生。”作为尖子生,资源就是好。
山长又对赵信然叮嘱道:“元盛虽然在丙四班,但是杂文和算学课程可以重点安排上了。对了,还有大乾律例。这些课程可以统统给他安排上了。”
“山长,大乾律例不是乡试时才考?如今就开始让元盛学?”赵信然的意思是,先保元盛的府试和院试案首,元盛摘得院试案首后,再让他备考乡试。
山长问,“元盛,你自己怎么想?”
元盛说:“大乾律例我可以先接触,时间上我安排的过来。”
马明博等人听到元盛这么说,心中对他的期待更高,说不定明年乡试,元盛能通过乡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