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谈新买卖(第2页)

孙庆有以为发小说错了,帮他找补。

元来福说:“就是这个价,我们没赚什么钱,赔本赚吆喝了。元宝说了,百姓用的东西,价格能做低尽量做低。”

有些老太太听了元来福的话,感动了,元宝仁义啊!这样的孩子有出息!

元宝怀抱的时候,她们看元宝的面相,就知道这孩子长大了有出息!有本事!果然如此啊!

元氏犁的价格之所以能打下来,很大原因是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成本。

元盛卖二两三钱,还有两成的净利润。

元氏犁没什么技术壁垒,很快就会有其他铺子做出来,到时候还是要打价格战,不如从最开始,他就将价格压缩下来,彻底垄断冀州元氏犁。

元氏犁中需要铁件,他可以趁此机会在冀州铁匠铺中占据较大份额,以后他想造点什么,多用些铁矿石,也容易遮盖过去,不被官府追查。当然,也有老爹说的原因,比起普通百姓的钱,元盛更喜欢薅有钱人的羊毛。

“我要一个。”马山坡率先说。

张文急切地说:“我也要一个。”

“我要一个。”二牛赶紧举手,唯恐买晚了。

村民们订购元氏犁的声音此起彼伏。

李大成也很想跟上,但他想到家里的四两存银,只能将举起的手又放了下来。

元来福说:“好,大家别急,你们每个人都有,等今天的宴席结束之后,找我侄子元弘让买,你们今天就能拿到货。”

“好。”

村民们乐坏了,平日里他们买个农具,都得提前去订,订了之后还要等,没想到元家居然有成品,今天买了今天就能拿货。

很多村民们已经想好了,晚点去十里八乡的亲戚走一走,赶紧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亲戚,先跟元家买了,否则买晚了只能等。

元盛回到宴客厅就被曹掌柜拉到一边开小会。

“元盛老弟,你老实跟哥说,你家的盐是不是不一样啊?怎么每个菜滋味都更好。”

元盛将曹掌柜请到茶室,徐洋很有眼色地为二人泡好茶,关上门。

元盛笑着说:“曹老哥嘴真叼,确实,我家用的盐和一般的食盐不同,是经过提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