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第2页)
这肯定是看到同学穿,觉得好看了。
孩子嘛,都这样儿,别人都有的,她没有,就觉得好。
以前小时候刚回县里上学那会儿,冬天自家吃的粘大米的豆包。粘大米多贵呀,她和晨曦偏看着人家同学带的大黄米的和玉米面的黄豆包好,用大米的跟人家换黄米的吃呢。
搞得人家孩子回家还被家长给揍一顿,以为自家的孩子拿不值钱的黄豆包骗县太爷家的好吃食。
她还得带着带着孩子,拿上东西,去同学家里说明情况,别让同学被冤枉了,小小年纪,留下心理阴影可怎么好。
孩子就是这么个心态,这也是养孩子的乐趣所在。
找了件七成新的旧衣服,把袖子拆了,给闺女做套袖。
转天儿午休的时候,问了班长,附近哪里有文具店,学校周围,必有卖学习用品的。
“大门对街有,但是出了东角门,过了马路那家没门脸儿的是批发部,也单卖,都给批发价。咱们学校的学生,大部门都去那家买。不过他家东西少,都是走量的草纸,钢笔水啥的。要买精细的,还是得去大门对面的文具店。”
那就去东门嘛。
买了十大瓶钢笔水,五瓶蓝的,五瓶蓝黑的。
又买了两个文具盒,五支玉米钢笔。
刚好这家也有圆珠笔,这会儿还叫油笔,又难新买了十只。
看到有原色的黄草稿纸,也买了两刀。
“家里这是有多少学生啊?买这么多。”
老板娘上上下下的打量洛清微,心说这位看着也就二十五六岁,身形也好,可不像是生了好些个孩子的妈。难不成是老师?
倒是也有老师,来她这里批发了本子、笔回去,加价卖给学生挣点差价的。学校老欠工资发不下来,想啥招儿的人都有。
“一小四年级,一个初一。再帮孩子同学带点儿。”
老板娘就很谅讶,“哎哟大妹子
,你看着可不像是初中生的妈,你这最多也就二十五吧?结婚生娃可够早的。”
谁不乐意听好话呀,洛清微笑得美滋滋的,“我都三十二啦。四年级的是我生的,初一的是侄女。结婚也不算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