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起义恩仇录旁门门主左道

第426章 收复北疆(第2页)

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8月15日这天,历经艰苦施工,炮台全部顺利竣工。刘锦棠立即命令英勇善战的团长谭拔萃率领营长庄伟等人操纵威力巨大的开花大炮,朝着东北面城墙猛烈开火。只听得一声声巨响,炮弹犹如流星般划过天际,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伴随着滚滚浓烟和碎石四溅,坚固的城墙瞬间被炸出一个巨大的缺口。随后,炮兵们继续瞄准这个缺口,持续不断地发起轰击,进一步扩大战果。

两天后的8月17日黎明时分,天色还未完全放亮,但战场上已经弥漫着紧张而又激烈的气氛。此时,炮兵再次发威,一阵惊天动地的炮击之后,南门也被成功轰开。早已等候多时的后续部队见状,立刻如潮水般汹涌而入,他们迅速拿起工具挖土填沟,以便后续大部队能够顺利推进。进入城中后,革命军与负隅顽抗的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巷战。

就在战况胶着之际,张耀所部也从城东北方向攻入城中。两支队伍如同两把利剑,相互呼应,紧密配合,对敌人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原本还妄图垂死挣扎的守敌,在革命军如此凌厉的攻势面前彻底崩溃。经过一番惨烈厮杀,大部分守敌都被歼灭殆尽,只有极少数侥幸从缺口逃脱之人,也未能逃过我军精心布置的埋伏,最终难逃一死。

这场激战过后,守城的头目王治、金中万以及阿古柏部下多名将领均被击毙。革命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古牧地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革命军经过一番激烈鏖战后,终于成功攻克了古牧地这座战略要冲。令人惊喜的是,他们还意外缴获了王治和金中万写给乌鲁木齐的一封求救信。这封信仿佛是一把开启胜利之门的钥匙,让革命军对敌方的虚实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只见那封求救信上写道:“乌城如今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城中的精锐士兵已经全部被派遣至此支援,导致城内防务空虚。而南疆的援兵——阿古柏军无法迅速抵达增援。诸位可以据城坚守,但如果实在难以抵挡,不妨撤回乌城,集中力量共同防守。”

刘锦棠在得到这份至关重要的情报后,他目光如炬,思维敏捷地分析着当前局势。没有丝毫犹豫,他果断做出决策,决心抓住这个难得的战机,趁敌人防御薄弱之际,长驱直入。于是,他留下两个营的兵力镇守古牧地,以防敌军反扑,自己则亲率主力大军马不停蹄地于8月18日黎明时分向着乌鲁木齐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