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起义恩仇录旁门门主左道

第 251章 十万淮军(第3页)

 只见李德邦身姿挺拔地站立在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面前,他那双锐利如鹰隼般的眼睛紧紧盯着开阳周围的复杂地形,伸出右手食指,指着地图上的关键位置,沉稳而有力地开口说道:“诸位,根据最新情报显示,淮军已经到了怀化一带,迫在眉睫!我们务必要在此处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死死守住这片战略要地。虽然开阳的地势对于我方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我们绝对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或者轻敌之心。” 

 听到李德邦的话语,蔡昌龄微微颔首,表示对其观点的认同。他紧接着回应道:“军长所言极是!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出地形的优势,精心部署好各个火力点,形成严密的交叉火力网,让来犯之敌每前进一步都付出惨痛的代价,使其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之中。” 

 蔡昌荣,乃是蔡昌龄的胞弟,其在原太平中的年轻一代里堪称出类拔萃之人。此时,只见他双目炯炯有神地注视着众人,紧接着开口道:“依在下之见,咱们不妨于这山路两侧布下伏兵。待到那淮军踏入伏击圈时,定要叫他们好好领教一番咱们的厉害!” 

 话音未落,一旁的马如龙微微颔首,稍作思索后缓声道:“此言甚是有理。不过,除却这地形之利外,咱们亦可借助夜战与游击战术之妙处,持续不断地对淮军加以袭扰。如此一来,便能令其难以汇聚兵力展开攻势。” 

 就在这时,人群之中站出一位名叫刚八的年轻将领。此人英姿飒爽,目光如炬,其内闪烁着炽热的激情与坚定的决心。只听他高声应和道:“末将赞同马将军所言!此外,咱们更可在那淮军的必经之路沿途巧妙设下重重陷阱及诸多障碍物。如此这般,便可迫使他们每行进一步皆需付出惨痛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