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合伙开公司,绑定一起
七月张秋瑞回家,把交代的事情一一的办妥了。
张明琪、周潭、王石也如愿考上了他们自己心仪的大学,来bj之前,也把他们接到了燕京。
张秋瑞在燕京买的四合院,还给了他们一人一把钥匙,让他们有空去住住的。
这次,去香江除了张秋瑞六人之外,张文富也跟着一块去了香江。
当日下午香江两点。
“张导,这边。”等张秋瑞他们出了机场大厅,姜志强看到他们一行人后,他连忙挥手喊道。
来香江之前,张秋瑞早就发过电报给姜志强,告诉他自己一行人抵达的时间和航班信息。
“姜总,许久不见。
这是我二哥,这是我几位同学,张一谋、谢小金、顾厂卫、胡梅、李绍红。”张秋瑞上前和姜志强握手的同时,一一把张一谋介绍给姜志强认识。
“张二哥好,诸位好。
张导很有魄力,说来香江就来了,一点也不含糊。
不过,张导在香江发展,能够让你在香江尽情的施展才华。
我姜志强别的不能够保证,在人脉和资源上,会大力支持张导的。”姜志强笑着和众人打招呼,并没有显露出丝毫的架子,反而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然而,早先姜志强买下《星运里的错》在港澳台的发行权,前些日子上映之后,让姜志强小赚了一笔,大概有近百万港币。
所以,他对张秋瑞的到来充满了期待,希望通过与张秋瑞的合作,能够再次创造出票房佳绩。
“姜总,嘉禾那边是什么意思呢?”张秋瑞直接问道了此次来香江合作的关键问题。
“你们应该还没有吃午饭吧?我定了一间餐厅,我们边吃边聊了。”姜志强他转身,做了个请的手势,引领着张秋瑞一行人向早已安排好的餐厅走去。
路上,姜志强轻描淡写地提及了嘉禾的态度:“嘉禾方面,我已经初步接触过了。对于这次合作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过,具体的合作细节和条件,还需要你们坐下来深入详谈。”
1979年,香江的餐厅里弥漫着一股独特的韵味,那是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繁华与怀旧交织的气息。
复古的装修风格,木质的桌椅、雕花的屏风,还有那悬挂在墙上的老照片。
餐厅里播放着轻柔的爵士乐,与窗外的车水马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别样的宁静与舒适。
坐下后,服务员开始逐一上菜,菜品精致,色香味俱全,显然是姜志强特意挑选,用以招待贵客的。
“姜总,和嘉禾合作,不知道有几种合作方式的?”张秋瑞边品尝着桌上的佳肴,边再次提出了合作的具体议题。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次合作的重视与期待,至于张一谋等人,边吃饭的同时,竖起耳朵来听张秋瑞和姜志强两人的谈话。
“不外乎是有两种,第一种,就是直接签约嘉禾,成为旗下导演。
这种的话,自由性不是很高的,你要是拍出了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公司会大力宣传并给你更多的资源,公司基本上也不会随意干涉你的创作方向和剧本选择,只要你能持续为公司带来利润和声誉。
然而,一旦你的拍摄的电影票房不佳,公司可能会对你的项目施加更多控制,甚至可能要求你改变原有的创意以适应市场需求,这无疑会限制你的艺术自由和创造力。
多失败了几次,限制会更多,甚至最后只能够按照公司提供的拍摄方案拍摄电影,没有一点的自主权利的。
第二种,你们自己成立电影公司,拉来嘉禾一块投资合作拍摄电影的。
香江的许氏电影公司就是这个模式的,许氏电影公司是许氏几兄弟成立的,和嘉禾合作拍摄电影,这几年来,许氏兄弟拍摄的电影在香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既赢得了票房,又收获了口碑。
他们与嘉禾的合作模式,既保证了创作的相对独立性,又能享受到大公司带来的资源和市场推广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