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不是不让,是不能(第2页)

 “要买什么还得侍女寸步不离的跟着,万一人多走散了,自己看见想买的还得去找不见的侍女拿银子。”

 “按你怎么想,是很麻烦。”

 可是,大家闺秀哪有会与侍女走散的啊,侍女都寸步不离的扶着,除非像眼前这位有点子功夫在身的小姐,侍女可能就跟不上。

 “予柔,既然你身上有银子,怎不想去逛逛?”封予柔带了银子,估计在宫中时,是想着来街上逛逛的。

 “不想逛了,没心情,”这楚承时怎么就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呢,说了不想去还问。

 “还有,殿下,那么多人,你是第一个叫我予柔的。”

 “怎么了,不对吗?”楚承时问。

 “没什么不对,就是听着怪别扭的,”封予柔皱眉,“其实我的名字,封予柔,就不好听。”

 “怎么不好听,孤觉得不错。”

 “那里不错了,连一起不就是风雨楼了,知晓的是名字,不知晓的,还以为是哪个厉害的江湖门派呢。”

 楚承时:???就这么调侃自己?

 封予柔这个名字还是她爹亲自取的,听母亲说,咱封家都是武夫, 父亲有三个儿子了。

 好不容易得了一个姑娘,一定要取一个温柔的名字,名字带柔,听着就温柔,之后封予柔就得了个江湖门派似的名字。

 可惜,父亲在她很小时,就死在了边关,封予柔都要忘记父亲的样子了。

 “殿下,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你问。”

 “陛下为何不让祖父归京?”

 “不是不让,是不能,雄州需要英国公去镇守,”楚承时如实道。

 “可是祖父再过几年就七十了,陛下不能派年轻的将领去吗?”

 “要是有,就无需年迈的英国公了。”

 楚承时也很无奈,而且雄州的那些军将,大多都是与英国公出生入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年轻的将军,他们那些老将如何会听?

 况且,大雍目前没有这样的将领,大雍重文轻武太久了,根本寻不到有能力的武将,父皇也不曾改这项国策,导致大雍一直被北狄压制。